鷩衣
- 拼音bì yī
- 注音ㄅ一ˋ 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鷩衣(?衣)[ bì yī ]
⒈ ?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饗射所用之服。亦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為畫飾,故稱。其制始于周,后世因之。北周皇后受獻(xiàn)繭時亦服此衣,唐代為二品官服,宋以后廢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饗射所用之服。亦為侯伯命服。以鷩等七章為畫飾,故稱。其制始于 周,后世因之。 北周 皇后受獻(xiàn)繭時亦服此衣, 唐 代為二品官服, 宋 以后廢。參見“鷩冕”。
引《隋書·禮儀志六》:“﹝ 后周 ﹞皇后衣十二等……祭羣小祀,受獻(xiàn)繭,則服鷩衣。”
清 鳳韶 《鳳氏經(jīng)說·終南》:“侯伯七章者,曰鷩衣。衣畫華蟲、火,宗彝,裳繡藻、粉米、黼、黻。鷩,雉也,即華蟲。七章之衣始華蟲,故曰鷩衣。”
鷩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衣 | yī | 衣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衣 yī(一) ⒈ ?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:衣服。衣著( zhuó )。衣冠。衣架。衣錦還( huān )鄉(xiāng)。 ⒉ ?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:炮衣。糖衣。腸衣。 ⒊ ?中醫(yī)把胎盤和胎膜統(tǒng)稱為“胞衣”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衤 漢英互譯 clothes、clothing、coating、covering 造字法 象形:像上衣形 English clothes, clothing; cover, skin |
鷩 | bì | 鳥 | 22畫 | 基本字義 鷩 bì(ㄅ一ˋ) ⒈ ?赤雉,即“錦雞”:“背負(fù)?dān)國B之毛,服飾甚偉?!?異體字 ? English pheasant |
鷩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鷩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