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芥
- 拼音shǔ jiè
- 注音ㄕㄨˇ ㄐ一ㄝ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蜀芥[ shǔ jiè ]
⒈ ?植物名。產(chǎn)于蜀地。莖葉供食用,種子入藥。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蜀芥蕓薹芥子》:“蜀芥、蕓薹取葉者,皆七月半種……十月,收蕪菁訖時(shí)收蜀芥。中為咸淡二菹,亦任為干菜。”一說,白芥的別名。見明李時(shí)珍《本草綱目·菜一·白芥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植物名。產(chǎn)于 蜀 地。莖葉供食用,種子入藥。一說,白芥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菜一·白芥》。
引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蜀芥蕓薹芥子》:“蜀芥、蕓薹取葉者,皆七月半種……十月,收蕪菁訖時(shí)收蜀芥。中為咸淡二菹,亦任為乾菜?!?/span>
蜀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蜀 | shǔ | 蟲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蜀 shǔ(ㄕㄨˇ) ⒈ ?中國四川省的別稱:蜀本(宋代在四川刻印的書籍)。蜀客(旅游蜀地的人)。蜀椒。蜀繡(四川出產(chǎn)的刺繡)。蜀錦。得隴望蜀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蜀漢。 ⒊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。 異體字 蠋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|
芥 | jiè gài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芥 jiè(ㄐ一ㄝˋ) ⒈ ?〔芥菜〕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種子黃色,味辛辣,磨成粉末,稱“芥末”,作調(diào)味品。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(如“雪里蕻”);莖用芥菜(如“榨菜”);根用芥菜(如“大頭菜”)。 ⒉ ?小草,喻輕微纖細(xì)的事物:草芥。纖芥。芥舟。 其他字義 芥 gài(ㄍㄞˋ) ⒈ ?〔芥菜〕一年生草本植物,芥菜的變種,葉大,表面多皺紋,葉脈顯著,可食。亦作“蓋菜”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介聲 English mustard plant |
蜀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蜀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