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霉瘡
- 拼音yáng méi chuāng
- 注音一ㄤˊ ㄇㄟˊ ㄔㄨㄤ
- 繁體洋黴瘡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洋霉瘡[ yáng méi chuāng ]
⒈ ?楊梅瘡。
引證解釋
⒈ ?楊梅瘡。參見“楊梅瘡”。
引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持素證篇》:“癘即大麻風(fēng)及洋霉瘡,均以治胃為急。”
亦省稱“洋霉”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書<人身圖說>后》:“楊梅瘡者, 宋 竇漢卿 《瘡瘍?nèi)珪芳啊睹t(yī)類案》謂之霉瘡。據(jù)此書,洋有之,應(yīng)曰洋霉?!?/span>
洋霉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洋 | yáng | 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洋 yáng(一ㄤˊ) ⒈ ?比海更大的水域:海洋。 ⒉ ?廣大,眾多,豐盛:洋溢。洋洋。 ⒊ ?指外國(guó)的,外國(guó)來的:洋人。洋貨。洋為中用。 ⒋ ?指現(xiàn)代化的(區(qū)別于“土”):土洋結(jié)合。 ⒌ ?銀元:大洋。洋錢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foreign、modern、ocean、silver coin、vast 相關(guān)字詞 土、中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羊聲 English ocean, sea; foreign; western |
霉 | méi | 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霉 méi(ㄇㄟˊ) ⒈ ?低等植物,真菌的一類,常寄生在食物和衣服的表面,呈細(xì)絲狀,有分枝,沒有葉綠素:霉菌。白霉。青霉。 ⒉ ?〔倒( dǎo )霉〕遇事不利,遭遇不好。亦作“倒楣”。 ⒊ ?食品、衣物等受了潮熱長(zhǎng)霉菌:發(fā)霉。霉?fàn)€。霉變。霉氣。霉豆腐。 異體字 黴 漢英互譯 mildew、mold、mould 造字法 形聲:從雨、每聲 English mildew, mold; moldy, mildewed |
瘡 | chuāng | 疒 | 9畫 | 基本字義 瘡(瘡) chuāng(ㄔㄨㄤ) ⒈ ?皮膚上腫爛潰瘍的?。函彴獭/徔?。凍瘡。痔瘡。 異體字 瘡 漢英互譯 sore、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疒、倉(cāng)聲 English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 |
洋霉瘡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洋霉瘡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