剡牘
- 拼音yǎn dú
- 注音一ㄢˇ ㄉㄨˊ
- 繁體剡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剡牘[ yǎn dú ]
⒈ ?簡牘;文牘。古時剡木為簡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簡牘;文牘。古時剡木為簡,故稱。
引宋 樓鑰 《通添差教授王太傅啟》:“撫躬甚喜,剡牘先之?!?br />清 鈕琇 《觚賸·鳴鉦薦試》:“﹝ 梅中丞 ﹞因面課而甲乙之曰:‘可售者僅二十人耳?!?周水心 其首也。遂許其致剡牘於學(xué)使者?!?/span>
國語辭典
剡牘[ shàn dú ]
⒈ ?舊時公牘多用剡溪紙,故稱公牘為「剡牘」。
引《佩文韻府·卷九·屋韻引》:「已分干旄避我門,更嗟剡牘削予跡?!?/span>
剡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剡 | yǎn shàn | 刂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剡 yǎn(一ㄢˇ) ⒈ ?尖,銳利:“曾枝剡棘”。 ⒉ ?削,刮:剡木為楫。 其他字義 剡 shàn(ㄕㄢˋ) ⒈ ?〔剡溪〕水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炎、刂聲 English sharp, sharp-pointed; sharpen |
牘 | dú | 片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牘(牘) dú(ㄉㄨˊ) ⒈ ?古代寫字用的木片:文牘(公文)。尺牘(書信)。案牘。 ⒉ ?古代樂器名。 異體字 牘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writing tablet; documents, books |
剡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剡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