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臺
- 拼音wài tái
- 注音ㄨㄞˋ ㄊㄞˊ
- 繁體外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外臺[ wài tái ]
⒈ ?官名。后漢刺史,為州郡的長官,置別駕、治中,諸曹掾屬,號為外臺。
⒉ ?官名。蘭臺。
⒊ ?官名。漢因秦制,置謁者為外臺。參見“三臺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官名。 后漢 刺史,為州郡的長官,置別駕、治中,諸曹掾屬,號為外臺。
引《后漢書·方術傳上·謝夷吾》:“﹝ 謝夷吾 ﹞爰牧 荊州,威行邦國……尋功簡能,為外臺之表。”
⒉ ?官名。蘭臺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肅傳》“明帝 時大司農 弘 農 董遇 等,亦歷注經傳,頗傳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蘭臺為外臺,秘書為內閣,臺、閣一也?!?/span>
⒊ ?官名。 漢 因 秦 制,置謁者為外臺。參見“三臺”。
外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外 | wài | 夕 | 5畫 | 基本字義 外 wài(ㄨㄞˋ) ⒈ ?與“內”、“里”相對:外邊。外因。里應( yìng )外合。外行( háng )。 ⒉ ?不是自己這方面的:外國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 ⒊ ?指“外國”:外域。外賓。外商。 ⒋ ?稱母親、姐妹或女兒方面的親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 ⒌ ?稱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 ⒍ ?稱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 ⒎ ?關系疏遠的:外人。 ⒏ ?對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號(綽號)。外史(指正史 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暴,稱“臺風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省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外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外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