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息
- 拼音dòng xī
- 注音ㄉㄨㄥˋ ㄒ一
- 繁體動息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動息[ dòng xī ]
⒈ ?指出仕與退隱?;顒优c休息。猶動靜。情況,消息。引申為人的動止起居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出仕與退隱。
引《文選·謝朓<觀朝雨>詩》:“動息無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”
李善 注:“動息猶出處。”
唐 王勃 《秋日宴季處士宅序》:“雖語默非一,物我不同,而逍遙皆得性之場,動息匪自然之地。”
⒉ ?活動與休息。
引《隋書·天文志上》:“生靈因之動息,寒暑由其遞代。”
⒊ ?引申為人的動止起居。
引唐 盧照鄰 《樂府雜詩序》:“動息無格於溫仁,顛沛安由乎正義。”
宋 葉適 《夫人王氏墓志銘》:“欲常候母動息,婦姑同一室處,嬉遨諧劇,不用常禮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夜叉國》:“自此雌每守 徐,動息不相離。”
⒋ ?猶動靜。情況,消息。
引《新五代史·唐臣傳·安重誨》:“宦者 安希倫,坐與 重誨 交私,常與 重誨 陰伺宮中動息,事發(fā)棄市?!?br />《宋史·韓世忠傳》:“良臣 至 金 軍中, 金 人問王師動息,具以所見對?!?br />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金川之戰(zhàn)》:“張公 為其所愚,倚為心腹,反為賊之耳目,軍中動息,賊悉先知,早為備之。”
國語辭典
動息[ dòng xí ]
⒈ ?進退。指出仕與退隱。
引《文選·謝朓·觀朝雨詩》:「動息無兼遂,歧路多徘徊?!?br />唐·王維〈戲贈張五諲〉詩三首之三:「我家南山下,動息自遺身?!?/span>
⒉ ?活動與休息。
引《聊齋志異·卷三·夜叉國》:「自此雌每守徐,動息不相離?!?/span>
⒊ ?動靜。指情況、消息。
引《五代史平話·晉史·卷下》:「思溫的孩兒趙延照在晉做祁州刺史,思溫知契丹動息,背地令人與延照言契丹終變,乞以幽州內附。」
動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息 | xī | 心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息 xī(ㄒ一) ⒈ ?呼吸時進出的氣:鼻息。喘息。嘆息。窒息。瞬息萬變。 ⒉ ?停止,歇:休息。歇息。息怒。息兵。息事寧人。息止。平息。偃旗息鼓。 ⒊ ?繁殖,滋生:休養(yǎng)生息。滋息。 ⒋ ?音信:消息。信息。 ⒌ ?兒女:子息。 ⒍ ?利錢:息率( lǜ )。利息。月息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reath、cease、interest、news、rest 相關字詞 作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 English rest, put stop to, end, cease |
動 | dòng | 力 | 6畫 | 基本字義 動(動) dòng(ㄉㄨㄥˋ) ⒈ ?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(tài),與“靜”相對:變動。波動。浮動。振動(物體通過一個中心位置,不斷作往復運動。亦稱“振蕩”)。震動(a.顫動或使顫動,如“門窗動動了一下”;b.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靜,如“動動全國”)。 ⒉ ?使開始發(fā)生:發(fā)動。 ⒊ ?使用:動用。動武。動問(客套話,請問)。 ⒋ ?使起作用或變化,使感情起變化:感動。動人心弦。娓娓動聽。動容。 ⒌ ?吃(多用于否定式 |
動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動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