纃缞
- 拼音qí shuāi
- 注音ㄑ一ˊ ㄕㄨㄞ
- 繁體纃縗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纃缞[ qí shuāi ]
⒈ ?即齊衰。舊時喪服名,五服之一,次于斬衰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齊衰。舊時喪服名,五服之一,次于斬衰。
引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識量》:“王方慶 為鳳閣侍郎知政事,患風(fēng)俗偷薄,人多茍且,乃奏曰:‘準令式纃縗大功未葬,并不得朝會。’”
纃缞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纃 | zī | 糹 | 20畫 | 基本字義 纃 zī(ㄗ) ⒈ ?〔纃縗〕古同“齊縗”,古代用粗麻布做的喪服,如“準令式纃纃大功未葬,不得朝會?!?異體字 緕 |
缞 | cuī suī shuāi | 纟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缞(縗) cuī(ㄘㄨㄟ) ⒈ ?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喪服。 其他字義 缞(縗) suī(ㄙㄨㄟ) ⒈ ?編鷺羽為衣。 其他字義 缞(縗) shuāi(ㄕㄨㄞ) ⒈ ?鷺首毛。 異體字 縗 ?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衰聲 English sackcloth worn on breast during |
纃缞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纃缞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