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目
- 拼音zhǐ mù
- 注音ㄓˇ ㄇㄨˋ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指目[ zhǐ mù ]
⒈ ?用手指,用眼看。
例指目陳勝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指目牽引?!啤ち谠读?xùn)|集》
英point by hand and look with eyes;
引證解釋
⒈ ?后以“指目”謂眾所注視或從所指責(zé)。
引語(yǔ)本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:“曾子 曰:‘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,其嚴(yán)乎!’”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旦日,卒中往往語(yǔ),皆指目 陳勝?!?br />《新唐書(shū)·王承元傳》:“年十六,勸 承宗 亟引兵共討 李師道,承宗 少之,不用。然軍中往往指目之?!?br />《新唐書(shū)·奸臣傳下·盧杞》:“士議譁沸,皆指目 杞,帝始寤,貶為 新州 司馬。”
宋 司馬光 《辭接續(xù)支俸札子》:“而使臣違先事之義,重素餐之罪,四海指目,何以自安?”
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(shí)·鄭峚陽(yáng)》:“公卿之賢者儀部眷一妾,其夫人不能容,儀部遂挾妾以出,流轉(zhuǎn)僧寺,頗為人指目?!?/span>
⒉ ?引申為矚目。
引蔡元培 《五十年來(lái)中國(guó)之哲學(xué)》:“中國(guó) 哲學(xué),可以指目的,止有三時(shí)期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指目[ zhǐ mù ]
⒈ ?不僅用手指,而且也以眼睛注視著。
引《史記·卷四八·陳涉世家》:「旦日,卒中往往語(yǔ),皆指目陳勝。」
《新唐書(shū)·卷一四八·王承元傳》:「勸承宗亟引兵共討李師道,承宗少之,然軍中往往指目之?!?/span>
指目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指 | zhǐ | 扌 | 9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指 zhǐ(ㄓˇ) ⒈ ?手伸出的支體(腳趾亦作“腳指”):手指。巨指(大拇指)。指甲。指紋。指印。屈指可數(shù)。 ⒉ ?量詞,一個(gè)手指的寬度:下了三指雨。 ⒊ ?(手指或物體尖端)對(duì)著,向著:指著。指畫(huà)。指南針。指手畫(huà)腳。 ⒋ ?點(diǎn)明,告知:指導(dǎo)。指引。指正。指責(zé)。指控(指名控告)。指摘。指揮。指日可待。 ⒌ ?直立,豎起:令人發(fā)( fà )指(形容極為憤怒)。 ⒍ ?意向針對(duì):指標(biāo)。指定。 ⒎ ?古同“旨”,意義,目的。 異 |
目 | mù | 目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目 mù(ㄇㄨˋ) ⒈ ?眼睛:目光。醒目。歷歷在目。目指氣使(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,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。亦作“頤指氣使”)。 ⒉ ?看,視:目語(yǔ)。目論(喻沒(méi)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(jiàn)解)。 ⒊ ?想要達(dá)到的地點(diǎn)、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(jié)果:目的( dì )(亦指箭靶的中心)。 ⒋ ?大項(xiàng)中再分的小項(xiàng):條目。綱舉目張。 ⒌ ?名稱:數(shù)目。巧立名目。 ⒍ ?標(biāo)題:目錄。 ⒎ ?生物學(xué)分類系統(tǒng)上所用的等級(jí)之一,在“綱”以下,“科 |
指目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指目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