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胡
- 拼音bǎn hú
- 注音ㄅㄢˇ ㄏㄨˊ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板胡[ bǎn hú ]
⒈ ?一種發(fā)音高亢的胡琴類樂器,以琴筒口蒙薄板和用細(xì)鋼絲作琴弦為特征。
英banhu fiddle; chinese stringed instrument banhu;
引證解釋
⒈ ?胡琴的一種。琴筒以薄木板蒙面,故名。發(fā)音高亢,為梆子腔的主要伴奏樂器。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板胡[ bǎn hú ]
⒈ ?樂器名。形似二胡,音箱用椰殼或木頭制成,上蒙薄桐木板,琴桿多用質(zhì)地堅(jiān)硬的木料制成,弓桿較粗,音色高亢明亮。為多種梆子腔戲曲及其他北方曲藝的主要伴奏樂器。
英語(yǔ)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thin wooden soundboard
法語(yǔ)violon chinois avec caisse en forme de bol et couverture en bois
板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(guó)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(guó)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(yǔ)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(zhǎng)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板 | bǎn | 木 | 8畫 | 基本字義 板(闆) bǎn(ㄅㄢˇ) ⒈ ?成片的較硬的物體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釘釘。 ⒉ ?詔書:詔板。 ⒊ ?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(shí)打節(jié)拍的樂器,又指歌唱的節(jié)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?;那蛔甙濉?⒋ ?不靈活,少變化:死板。呆板。 ⒌ ?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結(jié)。 ⒍ ?見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 異體字 版 闆 漢英互譯 board、plank、shutter、ban、bat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反聲 English plank, board; iron or tin plate |
板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板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