龁疣
- 拼音hé yóu
- 注音ㄏㄜˊ 一ㄡˊ
- 繁體齕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龁疣[ hé yóu ]
⒈ ?亦作“龁肬”。
⒉ ?螳螂的異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齕肬”。螳螂的異名。
引《廣雅·釋蟲》:“齕肬,螗蜋也?!?br />《呂氏春秋·仲夏紀》“小暑至,螳蜋生” 漢 高誘 注:“螳蜋一曰天馬,一曰齕疣?!?br />畢沅 注:“《淮南》注作‘齒肬’,當是脫其半耳。 《初學記》引此注正作‘齕疣’。”
龁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疣 | yóu | 疒 | 9畫 | 基本字義 疣 yóu(一ㄡˊ) ⒈ ?一種皮膚病,病原體是一種病毒,癥狀是皮膚上出現(xiàn)黃褐色的小疙瘩,不痛也不癢(俗稱“瘊子”)。 異體字 肬 漢英互譯 verruca、wart 造字法 形聲:從疒,尤聲 English wart; tumor; goiter; papule |
龁 | hé | 齒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龁(齕) hé(ㄏㄜˊ) ⒈ ?咬:“庶人龁之”。 異體字 齕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gnaw, bite, nibble |
龁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龁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