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幘
- 拼音tái zé
- 注音ㄊㄞˊ ㄗㄜˊ
- 繁體苔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苔幘[ tái zé ]
⒈ ?青苔色的頭巾。
引證解釋
⒈ ?青苔色的頭巾。
引唐 司空曙 《寄衛(wèi)明府》詩:“側寄繩牀嫌憑幾,斜安苔幘懶穿簪。”
苔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幘 | zé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幘(幘) zé(ㄗㄜˊ) ⒈ ?古代的頭巾。 異體字 幘 造字法 形聲:從巾、責聲 English turban; conical cap |
苔 | tái tāi | 艸 | 8畫 | 基本字義 苔 tái(ㄊㄞˊ) ⒈ ?隱花植物的一類,根、莖、葉的區(qū)別不明顯,常貼在陰濕的地方生長:青苔。苔蘚。苔原。 其他字義 苔 tāi(ㄊㄞ) ⒈ ?〔舌苔〕舌頭上面的垢膩,由衰死的上皮細胞和黏液等形成,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論斷病癥。 異體字 薹 菭 箈 ?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臺聲 English moss, lichen |
苔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苔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