蝙獺
- 拼音biān tǎ
- 注音ㄅ一ㄢ ㄊㄚˇ
- 繁體蝙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蝙獺[ biān tǎ ]
⒈ ?一種食魚獸。即猵獺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食魚獸。即猵獺。參見“猵獺”。
引《文子·上義》:“夫畜魚者,必去其蝙獺;養(yǎng)禽獸者,必除其豺狼,又況牧民乎!”
蝙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獺 | tǎ | 犭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獺(獺) tǎ(ㄊㄚˇ) ⒈ ?〔水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腳短,趾間有蹼,體長七十余厘米。晝伏夜出,善游水,食魚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貴的襲皮。 ⒉ ?〔旱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前肢發(fā)達(dá)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傳播者。亦稱“土撥鼠”。 ⒊ ?〔海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體圓而長,毛皮很珍貴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稱“海龍”。 異體字 獺 ? 漢英互譯 otter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賴聲 English otter |
蝙 | biān | 蟲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蝙 biān(ㄅ一ㄢ) ⒈ ?〔蝙蝠〕哺乳動(dòng)物,頭和身體的樣子像老鼠。前后肢都有薄膜和身體連著,夜間在空中飛,捕食蚊蛾等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扁聲 English bat |
蝙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蝙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