罌粟
- 拼音yīng sù
- 注音一ㄥ ㄙㄨˋ
- 繁體罌粟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罌粟[ yīng sù ]
⒈ ?一種直立的一年生罌粟屬草本植物(Papaver somniferum),全株有白粉,葉心臟形,邊緣有起伏的鋸齒,花大,白色、紅色、粉色或淡紫色,有時重瓣,生長在長而硬的花梗上,自古以來就有栽培,果實未成熟時取其乳狀汁液制阿片。作為鴉片的來源,種子含油,可食,花供觀賞。
英opium poppy;
引證解釋
⒈ ?二年生草本植物。葉長橢圓形。夏季開花,花瓣四片,紅、紫或白色。果實未成熟時劃破表皮,流出乳狀白液,可制鴉片,含嗎啡和其他生物堿,有鎮(zhèn)痛、鎮(zhèn)咳和止瀉作用,但常用能成癮。果殼亦入藥。花供觀賞。甖粟:即罌粟。二年生草本植物,花紅色、粉紅色、白色,可供觀賞,果實球形,可入藥。
引宋 蘇轍 《種藥苗》詩引:“或教予種甖粟、決明,以補其匱?!?br />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花木》:“甖粟花大而色少,虞美人花小而色繁?!?/span>
國語辭典
罌粟[ yīng sù ]
⒈ ?植物名。罌粟科罌粟屬,二年生草本。葉橢圓形互生。夏季開花,花蕾向下,有紅、紫、白等色。實為蒴果,狀似瓶,種子如粟粒,未熟時中有白漿,為制鴉片的原料。
罌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罌 | yīng | 缶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罌(罌) yīng(一ㄥ) ⒈ ?〔罌粟〕二年生草本植物,全株有白粉,花有紅、紫、白等色,果實球形。未成熟時,果實中有白漿,是制鴉片的原料,果殼可入藥,花供觀賞。 ⒉ ?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。 異體字 罌 甇 甖 造字法 形聲:下形上聲 English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 |
粟 | sù | 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粟 sù(ㄙㄨˋ) ⒈ ?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實為圓形或橢圓小粒。北方通稱“谷子”,去皮后稱“小米”:粟子。滄海一粟。 ⒉ ?古代泛稱谷類:重( zhòng )農(nóng)貴粟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栗 ? 漢英互譯 mille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unhusked millet; grain |
罌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罌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