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子
- 拼音bān zǐ
- 注音ㄅㄢ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斑子[ bān zǐ ]
⒈ ?虎的別名。
⒉ ?指河豚。
引證解釋
⒈ ?虎的別名。
引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二八引 唐戴孚 《廣異記·斑子》:“中夜,有二虎欲至其所,山魈下樹,以手撫虎頭曰:‘斑子,我客在,宜速去也?!⑺烊ァ!?br />清 金志章 《岔道射虎行為李守戎作》詩:“鬚髯蝟磔氣勃發(fā),直視斑子如跛羊?!?/span>
⒉ ?指河豚。參見“斑魚”。
引宋 葉夢得 《石林詩話》卷上:“今 浙 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……柳絮時,人已不食,謂之斑子?!?/span>
斑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斑 | bān | 文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斑 bān(ㄅㄢ) ⒈ ?一種顏色中夾雜的別種顏色的點子或條紋:斑點。斑紋。斑斕。雀斑。斑禿。斑白。斑竹。斑駁(色彩錯落)。管中窺豹,可見一斑(喻從看到的一部分,推測全貌)。 異體字 ? 辬 斒 漢英互譯 speckle、spot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mottled, striped, freckle |
斑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斑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