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楷
- 拼音liǎng kǎi
- 注音ㄌ一ㄤˇ ㄎㄞˇ
- 繁體兩楷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兩楷[ liǎng kǎi ]
⒈ ?《太平御覽》卷三九六引漢應(yīng)劭《風(fēng)俗通》:“陳國(guó)張伯喈弟仲喈?huà)D炊于灶下,至井上,謂喈曰:'我今日妝好不?'伯喈曰:'我伯喈也。'婦大慚愧。其夕時(shí),伯喈到更衣,婦復(fù)遂牽其背曰:'今旦大誤,謂伯喈為卿。'答曰:'我故伯喈也。'”后遂以“兩喈”比喻孿生兄弟狀貌極其相似,難以辨認(rèn)。
引證解釋
⒈ ?楷,當(dāng)為“喈”之誤???dāng)為“喈”之誤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三九六引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》:“陳國(guó) 張伯喈 弟 仲喈 婦炊於灶下,至井上,謂 喈 曰:‘我今日妝好不?’ 伯喈 曰:‘我 伯喈 也?!瘚D大慙愧。其夕時(shí), 伯喈 到更衣,婦復(fù)遂牽其背曰:‘今旦大誤,謂 伯喈 為卿?!鹪唬骸夜?伯喈 也?!?br />后遂以“兩喈”比喻孿生兄弟狀貌極其相似,難以辨認(rèn)。 宋 李清照 《賀人孿生啟》:“無(wú)午未二時(shí)之分,有 伯仲 兩 楷 之似。”
注:“任文 二子孿生, 德卿 生於午, 道卿 生於未。 張伯楷、仲楷 兄弟,形狀無(wú)二?!?/span>
兩楷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兩 | liǎng | 一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兩(兩) liǎng(ㄌ一ㄤˇ) ⒈ ?數(shù)目,二。一般用于量詞和“個(gè)、半、千、萬(wàn)、億”前:兩個(gè)黃鸝。兩本書(shū)。 ⒉ ?雙方:兩可。兩邊。兩便(客套用語(yǔ),彼此方便)。兩旁。兩側(cè)。兩袖清風(fēng)。兩敗俱傷。 ⒊ ?中國(guó)市制重量單位:十兩(一市斤。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)。半斤八兩(喻彼此一樣,不相上下,含貶義)。 ⒋ ?表示不定數(shù)目:兩下子。兩著兒( zhāor )。 異體字 兩 両 ? 漢英互譯 liang、tael、twai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wo, both, pair, co |
楷 | kǎi jiē | 木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楷 kǎi(ㄎㄞˇ) ⒈ ?法式,模范:楷模??丁?瑒t。楷式。 ⒉ ?漢字的一種書(shū)體:楷書(shū)。正楷。小楷??w。 其他字義 楷 jiē(ㄐ一ㄝ) ⒈ ?落葉喬木,木材可制器具,種子可榨油,樹(shù)皮和葉子可制栲膠。亦稱(chēng)“黃連木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model、pattern、regular script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皆聲 English model style of Chinese writing |
兩楷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兩楷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