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臣
- 拼音bū chén
- 注音ㄅㄨ ㄔ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逋臣[ bū chén ]
⒈ ?逃亡之臣。
引證解釋
⒈ ?逃亡之臣。
引唐 羅隱 《代韋徵君遜官疏》:“在陛下簪珥間猶恐登用未盡,又安可以遽及逋臣。”
清 閻爾梅 《汧置草堂讀史詩》:“逋臣解劍酬漁父,處士揮錢付酒家?!?br />清 洪楝園 《懸?guī)S猿·題詞》:“窮島萍浮一 首陽,逋臣雖去蕨薇香?!?br />傅尃 《感懷》詩之二:“從此止烏定誰屋?藐余何惜作逋臣?!?/span>
逋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臣 | chén | 臣 | 6畫 | 基本字義 臣 chén(ㄔㄣˊ) ⒈ ?君主時代的官吏,有時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 ⒉ ?官吏對君主的自稱:“王必?zé)o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 ⒊ ?古人謙稱自己。 ⒋ ?古代指男性奴隸:臣仆。臣虜。 異體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inister, statesman, official |
逋 | bū | 辶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逋 bū(ㄅㄨ) ⒈ ?逃亡:逋逃。逋遷。逋蕩。 ⒉ ?拖欠:逋負。逋租。逋債。 ⒊ ?拖延:逋留(逗留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甫聲 English flee, run away, leave debt unsettled |
逋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逋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