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召
- 拼音fāng zhào
- 注音ㄈㄤ ㄓㄠ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方召[ fāng zhào ]
⒈ ?亦作“方邵”。
⒉ ?西周時助宣王中興之賢臣方叔與召虎的并稱。后借指國之重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方邵”。 西周 時助 宣王 中興之賢臣 方叔 與 召虎 的并稱。后借指國之重臣。
引《宋書·王鎮(zhèn)惡傳》:“﹝ 鎮(zhèn)惡 ﹞實捍城所寄,國之 方 邵 也?!?br />隋 盧思道 《勞生論》:“方 邵 重臣,外揚武節(jié)?!?br />唐 李華 《盧中郎齋居記》:“廟堂有風(fēng)力之臣,征鎮(zhèn)皆 方 召 之老。”
《舊唐書·太宗紀(jì)上》:“周宣 驅(qū)馳 方 召,亦能制勝 太原?!?/span>
方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召 | zhào shào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召 zhào(ㄓㄠˋ) ⒈ ?召喚:召集。召見。 ⒉ ?召致,引來:召禍。召人怨。 其他字義 召 shào(ㄕㄠˋ) ⒈ ?古通“邵”,古邑名,在今中國陜西省岐山縣西南。(三)姓氏。 異體字 邵 漢英互譯 call together、convene、summon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刀聲 English imperial decree; summon 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(dǎo)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方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方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