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閣
- 拼音shěng gé
- 注音ㄕㄥˇ ㄍㄜˊ
- 繁體省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省閣[ shěng gé ]
⒈ ?亦作“省合”。
⒉ ?宮門。
⒊ ?指中樞機構(gòu)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省閤”。 宮門。
引《后漢書·獻帝紀(jì)》:“帝疑賦卹有虛,乃親於御坐前量試作糜,乃知非實,使侍中 劉艾 出讓有司。於是尚書令以下皆詣省閣謝,奏收 侯汶 考實?!?br />王先謙 集解引 劉攽 曰:“閣,當(dāng)作閤。閤,門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東平憲王蒼傳》:“其后諸王入宮,輒以輦迎,至省閤乃下?!?/span>
⒉ ?指中樞機構(gòu)。
引《后漢書·楊賜傳》:“賜 被召會議詣省閤,切諫忤旨,因以寇賊免。”
唐 王維 《責(zé)躬薦弟表》:“陛下矜其愚弱,託病被囚,不賜疵瑕,累遷省閣。”
清 姚鼐 《題吳竹橋湖田書屋圖》詩:“昔君辭省閣,余亦臥江濱?!?/span>
省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省 | shěng xǐng | 目 | 9畫 | 基本字義 省 shěng(ㄕㄥˇ) ⒈ ?地方行政區(qū)域:省份。省會。 ⒉ ?節(jié)約,不費:省錢。省事。省吃儉用。 ⒊ ?簡易,減免:省略。省稱。省寫。 ⒋ ?中國古官署名:中書?。ǎ幔簳x開始設(shè)置,總管國家政務(wù),歷代有所沿革,唐初設(shè)“中書、尚書、門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書省”兼管“尚書省”的職權(quán),權(quán)更重,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,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“行中書省”,簡稱“省”,是現(xiàn)在“省”的來歷)。尚書省。門下省。秘書省。 |
閣 | gé | 門 | 9畫 | 基本字義 閣(閣) gé(ㄍㄜˊ) ⒈ ?類似樓房的建筑物,供遠(yuǎn)眺、游憩、藏書和供佛之用:樓閣。滕王閣。閣下(對人的敬稱,意謂不敢直指其人,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;現(xiàn)代多用于外交場合)。 ⒉ ?特指女子的臥房:閨閣。出閣(出嫁)。 ⒊ ?小木頭房子:閣子。閣樓。 ⒋ ?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(guān):內(nèi)閣(簡稱“閣”)。組閣。入閣。 ⒌ ?古同“擱”,停止。 異體字 閣 漢英互譯 cabinet、pavilion 造字法 形聲:從門、各聲 English chamber, |
省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省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