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砭
- 拼音zhēn biān
- 注音ㄓㄣ ㄅ一ㄢ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箴砭[ zhēn biān ]
⒈ ?古代用石針治病。后借喻為糾謬;規(guī)諫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用石針治病。后借喻為糾謬;規(guī)諫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勤求》:“昔之著道書者多矣,莫不務(wù)廣浮巧之言,以崇玄虛之旨,未有究論長生之階徑,箴砭為道之病痛,如吾之勤勤者也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馮已蒼詩序》:“已蒼 之詩行世,必有讀其詩而知其學者,於以箴砭俗學,流別風雅,其必有取于此矣。”
《清史稿·選舉志二》:“中國 民質(zhì)所最缺,亟宜箴砭以圖振起者有三:曰尚公,曰尚武,曰尚實?!?/span>
箴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箴 | zhēn | 竹 | 15畫 | 基本字義 箴 zhēn(ㄓㄣ) ⒈ ?同“針”。 ⒉ ?勸告,勸戒:箴言。箴規(guī)。箴諫。 ⒊ ?古代一種文體,以告誡規(guī)勸為主:箴銘(“箴”是規(guī)戒性的韻文;“銘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規(guī)戒、褒贊的韻文。因其作用有相似之處,故后人多連稱)。 異體字 鍼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咸聲 English needle, probe; admon |
砭 | biān | 石 | 9畫 | 基本字義 砭 biān(ㄅ一ㄢ) ⒈ ?中國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針:砭石。砭針。 ⒉ ?用石針扎皮肉治病,引申為刺或規(guī)勸:砭灸。針砭(喻指出人的過錯,勸人改正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石、乏聲 English stone probe; pierce; counsel |
箴砭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箴砭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