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渠
- 拼音bái qú
- 注音ㄅㄞˊ ㄑ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渠[ bái qú ]
⒈ ?漢宮觀名。
⒉ ?漢代關(guān)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。在今陜西省境。漢白公所開,故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宮觀名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一七九:“﹝ 漢 宮殿﹞有 臨仙觀 …… 白渠觀?!?/span>
⒉ ?漢 代 關(guān)中 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。在今 陜西省 境。 漢 白公 所開,故名。
引《漢書·溝洫志》:“太始 二年, 趙 中大夫 白公,復(fù)奏穿渠引 涇水,首起 谷口,尾入 櫟陽,注 渭中。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餘頃,因名曰 白渠。”
《古詩源·鄭白渠歌》:“田於何所, 池陽 谷口,鄭國 在前, 白渠 起后?!?/span>
國語辭典
白渠[ bái qú ]
⒈ ?漢武帝太始二年所開鑿的人工灌溉渠道。位于關(guān)中平原,自谷口南流至櫟陽,注入渭水,長約二百里,灌溉面積高達四五〇〇頃。唐朝分為太白、中白、南白三渠。自西元一九三〇年后,改筑涇惠渠。
引《漢書·卷二九·溝洫志》:「太始二年,趙中大夫白公復(fù)奏穿渠。引涇水,首起谷口,尾入櫟陽,注渭中,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余頃,因名曰:『白渠』?!?/span>
白渠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渠 | qú jù | 氵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渠 qú(ㄑㄨˊ) ⒈ ?水道,特指人工開的河道或水溝:渠道(亦指途徑,門路)。溝渠。 ⒉ ?大:渠帥。渠魁(首領(lǐng))。 ⒊ ?方言,他:渠儂(他,他們)。渠輩。 ⒋ ?車輞,古代車輪的外圈。 其他字義 渠 jù(ㄐㄨˋ) ⒈ ?豈:“掾部渠有其人乎?” 異體字 佢 漢英互譯 dyke、trench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榘省聲 English ditch, canal, channel, gutter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渠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白渠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