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法
- 拼音yì fǎ
- 注音一ˋ ㄈㄚˇ
- 繁體義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義法[ yì fǎ ]
⒈ ?舊指合乎某種道義標(biāo)準(zhǔn)的法律。
⒉ ?義理法則。
⒊ ?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稱著文應(yīng)遵循的準(zhǔn)則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指合乎某種道義標(biāo)準(zhǔn)的法律。
引《荀子·王霸》:“所以為布陳於國家刑法者,則舉義法也?!?br />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三》:“若先王( 燕昭王 )之報怨雪丑,夷萬乘之 齊,收八百年之積,及其棄羣臣之日,餘令詔后嗣之義法。執(zhí)政任事,循法令,順庶孽,施及萌隸,皆可以教后世?!?/span>
⒉ ?義理法則。
引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序》:“﹝ 孔子 ﹞論史記舊聞,興于 魯 而次《春秋》,上記 隱,下至 哀 之獲麟,約其辭文,去其煩重,以制義法,王道備,人事浹?!?/span>
⒊ ?桐城 派古文家亦以稱著文應(yīng)遵循的準(zhǔn)則。
引清 方苞 《書<貨殖傳>后》:“《春秋》制義法,自 太史公 發(fā)之,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。”
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(xué)之變遷》:“其墨守 桐城 文派者,亦囿於義法,未能神明變化?!?/span>
義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義 | yì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義(義) yì(一ˋ) ⒈ ?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:正義。義不容辭。義無反顧。仗義直言。 ⒉ ?合乎正義或公益的:義舉。義務(wù)。義憤。義演。見義勇為。 ⒊ ?情誼:義氣。恩義。義重如山。 ⒋ ?意思,人對事物認(rèn)識到的內(nèi)容:意義。含義。釋義。微言大義。 ⒌ ?指認(rèn)為親屬的:義父。 ⒍ ?人工制造的(人體的部分):義齒。義肢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義 漢英互譯 adopted、artificial、justice、meaning、relationship、righteousness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(jì)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(dú)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(quán)利和承擔(dān)法律義務(wù)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(shè)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義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義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