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穴
- 拼音táo xué
- 注音ㄊㄠˊ ㄒㄩㄝ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陶穴[ táo xué ]
⒈ ?古代鑿地而成的土室。
⒉ ?指墓穴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鑿地而成的土室。
引《詩(shī)·大雅·緜》:“古公亶父,陶復(fù)陶穴,未有家室。”
毛 傳:“陶其壤而穴之。”
鄭玄 箋:“鑿地曰穴,皆如陶然?!?br />高亨 注:“向下掏的洞叫做穴,即地洞。”
《太平御覽》卷六一八引 晉 伏滔 《北征記》:“皇天塢 北,古時(shí)陶穴。 晉 時(shí)有人逐狐入穴,行十里許,得書(shū)二千餘卷?!?br />清 孫枝蔚 《避亂雜述》詩(shī)之一:“夜行晝?nèi)苑?,陶穴暫可處。不道腹中饑,但言行路苦。?/span>
⒉ ?指墓穴。
引宋 蘇軾 《次韻定慧欽長(zhǎng)老見(jiàn)寄》之六:“依山作陶穴,掩此暴骨橫。”
宋 蘇軾 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累累,見(jiàn)之酸辛,為卜廣宅,陶穴寬溫,相從歸安,各反其真?!?/span>
陶穴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穴 | xué | 穴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穴 xué(ㄒㄩㄝˊ) ⒈ ?洞,窟窿:孔穴。石穴。穴居。穴隙。龍?zhí)痘⒀ā?⒉ ?人體可以進(jìn)行針灸的部位,多為神經(jīng)末梢密集或較粗的神經(jīng)干經(jīng)過(guò)的地方:穴位。 ⒊ ?舊藝人稱在市場(chǎng)或廣場(chǎng)上表演時(shí)所占的一塊地方:掌穴的(指地主或班主)。走穴。穴頭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岤 漢英互譯 aperture、delve、hole、opening、scoop、socket 造字法 象形:上邊表覆蓋物,下邊表洞穴 English cave, den, hole; KangXi radical 116 |
陶 | táo | 阝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陶 táo(ㄊㄠˊ) ⒈ ?用黏土燒制的器物:陶俑。陶粒。陶瓷。陶管。陶器。 ⒉ ?制造陶器:陶冶。陶鑄。 ⒊ ?喻教育、培養(yǎng):陶化。陶育。陶染。熏陶。 ⒋ ?快樂(lè)的樣子,使快樂(lè):陶然。陶醉。陶陶。 ⒌ ?古同“淘”,洗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匋 漢英互譯 contented、cultivate、happy、make pottery、pottery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pottery, ceramics |
陶穴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陶穴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