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火
- 拼音tǔ huǒ
- 注音ㄊㄨˇ ㄏㄨㄛ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吐火[ tǔ huǒ ]
⒈ ?發(fā)出火光。古代雜技節(jié)目。表演時以燃著物置于口中,噴吐火苗。
引證解釋
⒈ ?發(fā)出火光。
引《文選·揚雄<羽獵賦>》:“霹靂烈缺,吐火施鞭。”
李善 注引 應劭 曰:“火,電照也?!?br />晉 陸機 《演連珠》之十九:“鉆燧吐火,以續(xù) 湯谷 之晷;揮翮生風,而繼 飛廉 之功?!?/span>
⒉ ?古代雜技節(jié)目。表演時以燃著物置于口中,噴吐火苗。
引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吞刀吐火,云霧杳冥。”
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二:“其人有數術,能斷舌復續(xù)、吐火……其吐火,先有藥在器中,取火一片,與黍餹合之,再三吹呼,已而張口,火滿口中。”
唐 王棨 《吞刀吐火賦》:“吞刀之術斯妙,吐火之能又玄?!?br />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白須老臣的講道,矮胖侏儒的打諢,王是早已聽厭的了;近來便是走索,緣竿,拋丸,倒立,吞刀,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戲,也都看得毫無意味。”
國語辭典
吐火[ tǔ huǒ ]
⒈ ?一種從嘴巴里吐出火來的魔術特技表演。
德語Tuhuo (Eig, Fam)?
吐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吐 | tǔ tù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吐 tǔ(ㄊㄨˇ) ⒈ ?使東西從口里出來:吐痰。吞吐。吐剛茹柔(吐出硬的,吃下軟的;喻欺軟怕硬)。 ⒉ ?放出,露出:高粱吐穗。吐故納新。 ⒊ ?說出:吐話。一吐為快。 其他字義 吐 tù(ㄊㄨˋ) ⒈ ?內臟里的東西從口里涌出:嘔吐。上吐下瀉。 ⒉ ?把吞沒的東西退出來:吐還不義之財。 異體字 唋 漢英互譯 give up unwillingly、say、spit、tell、vomit 相關字詞 吞、納、咽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土聲 English vomit, spew out, cough up |
火 | huǒ | 火 | 4畫 | 基本字義 火 huǒ(ㄏㄨㄛˇ) ⒈ ?燃燒,物質燃燒時所發(fā)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燭?;鹪?。火焰。煙火?;鹬腥±酰ㄓ鳛閯e人冒險出力,而自己吃虧上當,毫無所獲)。 ⒉ ?緊急:火速。十萬火急。 ⒊ ?指槍炮彈藥等:火藥。火炮。 ⒋ ?發(fā)怒,怒氣:火暴。火性。 ⒌ ?中醫(yī)指發(fā)炎、紅腫、煩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 ⒍ ?形容紅色的:火紅。火腿。 ⒎ ?古代軍隊組織,一火十個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夥 灬 煷 漢英互譯 ammunition、anger、fire、urge |
吐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吐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