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孫
- 拼音hú sūn
- 注音ㄏㄨˊ ㄙㄨㄣ
- 繁體胡孫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胡孫[ hú sūn ]
⒈ ?猴的別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猴的別名。
引唐 慧琳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一百:“猴玃:猴者猿猴,俗曰胡孫?!?br />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高麗》:“胡孫作人狀,折旋俯仰中度,細(xì)觀之,其相侮慢也甚矣。人言‘弄胡孫’,不知為胡孫所弄?!?br />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十:“王黼 作相,其子 閎孚 作待制,造朝財(cái)十四歲,都人目為胡孫待制?!?/span>
胡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孫 | sūn xùn | 子 | 6畫 | 基本字義 孫(孫) sūn(ㄙㄨㄣ) ⒈ ?兒子的兒子:孫子。孫女。 ⒉ ?跟孫子同輩的親屬:外孫。侄孫(侄兒的子女)。 ⒊ ?孫子以后的各代:曾( zēng )孫(孫子的子女)。玄孫(曾孫的子女)。子孫(兒子和孫子,泛指后代)。王孫(貴族的子孫后代)。 ⒋ ?植物再生成孳生的:孫竹(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)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孫(孫) xùn(ㄒㄨㄣˋ) ⒈ ?古同“遜”。 異體字 孫 漢英互譯 grandson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grandchild, descendent; sur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(guó)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(yuǎn)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(guó)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(wú)道理:胡來(lái)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(yǔ)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(zhǎng)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孫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胡孫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