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策
- 拼音gān cè
- 注音ㄍㄢ ㄘㄜˋ
- 繁體幹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策[ gàn cè ]
⒈ ?推演《干》卦六爻所得的蓍草莖數(shù)?!陡伞坟辰詾槔详枺鋽?shù)為九,故每爻九揲,每揲四策,共得二百十六策,干策與坤策相配,總為三百六十策,以象天地循環(huán)一年的日數(shù)。
⒉ ?泛指《易》卦中每一陽爻的蓍草莖數(shù)。參閱明何楷《古周易訂詁》卷十一。
引證解釋
⒈ ?猶干略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毌丘儉傳》:“青龍 中,帝圖討 遼東,以 儉 有干策,徙為 幽州 刺史,加度 遼 將軍。”
干策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?;ゲ幌喔伞?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策 | cè | 竹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策 cè(ㄘㄜˋ) ⒈ ?古代的一種馬鞭子,頭上有尖刺。 ⒉ ?鞭打:策馬。鞭策。 ⒊ ?激勵,促進:策動。策勉。 ⒋ ?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:簡策。 ⒌ ?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 ⒍ ?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:策論。策問。 ⒎ ?杖:策杖。 ⒏ ?中國數(shù)學上曾經(jīng)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,形狀與“籌”相似。 ⒐ ?計謀,主意,辦法:上策。獻策。決策。政策。策劃。束手無策。 ⒑ ?書法用字名稱,指仰橫。 ⒒ ?姓 |
干策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干策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