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山舌
- 拼音cháng shān shé
- 注音ㄔㄤˊ ㄕㄢ ㄕㄜ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常山舌[ cháng shān shé ]
⒈ ?《新唐書·顏杲卿傳》載:“杲卿至洛陽(yáng),祿山怒曰:'吾擢爾太守,何所負(fù)而反?'杲卿瞋目罵曰:'汝?duì)I州牧羊羯奴耳,竊荷恩寵,天子負(fù)汝何事而乃反乎?我世唐臣,守忠義,恨不斬汝以謝上,乃從爾反耶?'祿山不勝忿,縛之天津橋柱,節(jié)解以肉啖之,詈不絕,賊鉤斷其舌,曰:'能復(fù)罵否?'杲卿含胡而絶?!鳖侁角錇槌I教兀笠蛞浴俺I缴唷弊鲗幩啦磺?。
引證解釋
⒈ ?顏杲卿 為 常山 太守,后因以“常山舌”作寧死不屈之典。
引《新唐書·顏杲卿傳》載:“杲卿 至 洛陽(yáng),祿山 怒曰:‘吾擢爾太守,何所負(fù)而反?’ 杲卿 瞋目駡?jiān)唬骸?營(yíng)州 牧羊 羯 奴耳,竊荷恩寵,天子負(fù)汝何事而乃反乎?我世 唐 臣,守忠義,恨不斬汝以謝上,乃從爾反耶?’ 祿山 不勝忿,縛之 天津橋 柱,節(jié)解以肉噉之,詈不絕,賊鉤斷其舌,曰:‘能復(fù)駡否?’ 杲卿 含胡而絶。”
宋 文天祥 《正氣歌》:“為 張睢陽(yáng) 齒,為 顏常山 舌?!?br />程善之 《和孟碩獄中詩(shī)》:“常山 舌在心猶壯,《南史》書存手自持?!?/span>
常山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舌 | shé | 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舌 shé(ㄕㄜˊ) ⒈ ?人或動(dòng)物嘴里辨別滋味、幫助咀嚼和發(fā)音的器官:舌頭。舌耕(a.指讀書勤奮;b.舊時(shí)學(xué)者授徒,依口說謀生,好像農(nóng)夫耕田得粟)。唇槍舌劍。 ⒉ ?語(yǔ)言辯論的代稱:舌戰(zhàn)(激烈議論)。 ⒊ ?像舌頭的東西:帽舌?;鹕?。 ⒋ ?鈴或釋中的錘。 ⒌ ?指箭靶兩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lingua、tongu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ngue; clapper of bell; KangXi radical 135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(fēng)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(zhēng)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(wàn)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常 | cháng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常 cháng(ㄔㄤˊ) ⒈ ?長(zhǎng)久,經(jīng)久不變:常數(shù)。常量(亦稱“恒量”)。常項(xiàng)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駐。常住。常備不懈。 ⒉ ?時(shí)時(shí),不只一次:常常。??汀r(shí)常。經(jīng)常。 ⒊ ?普通的,一般的:常識(shí)。常務(wù)。常規(guī)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裳 漢英互譯 constant、frequent、ordinary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 |
常山舌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常山舌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