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鼎
- 拼音gān dǐng
- 注音ㄍㄢ ㄉ一ㄥˇ
- 繁體幹鼎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鼎(幹鼎)[ gàn dǐng ]
⒈ ?指商代伊尹以烹調(diào)事湯的故事。相傳伊尹本系湯妃的陪嫁之臣,無由見湯,乃制作佳肴以獻(xiàn),乘機(jī)說湯,終佐湯取天下。事見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。后因以“干鼎”指開國(guó)元?jiǎng)住?/p>
引證解釋
⒈ ?指 商 代 伊尹 以烹調(diào)事 湯 的故事。相傳 伊尹 本系 湯 妃的陪嫁之臣,無由見 湯,乃制作佳肴以獻(xiàn),乘機(jī)說 湯,終佐 湯 取天下。事見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。后因以“干鼎”指開國(guó)元?jiǎng)住a炶?周文王 相 呂尚 的故事。
引清 顧炎武 《京闕篇》:“側(cè)席推干鼎,回車載釣璜?!?/span>
干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yù)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?;ゲ幌喔?。 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(dòng)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shí)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(gè)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(gè)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(guó)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(guó)運(yùn)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(duì)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(shì)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(dāng)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干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干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