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石
- 拼音fú shí
- 注音ㄈㄨˊ ㄕ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浮石[ fú shí ]
⒈ ?山名。在東海。
⒉ ?山名。在今江西省南康縣西,形如覆鐘,水環(huán)其外。
⒊ ?巖漿凝成的海綿狀的巖石。很輕,能浮于水面,故名。
⒋ ?石磬。
引證解釋
⒈ ?山名。在 東海。
引《楚辭·王逸<九思·傷時>》:“觀 浮石 兮崔嵬,陟 丹山 兮炎野?!?br />原注:“東海 有 浮石之山?!?/span>
⒉ ?山名。在今 江西省 南康縣 西,形如覆鐘,水環(huán)其外。
引宋 蘇軾 《留題顯圣寺》詩:“浮石 已乾霜后水, 焦坑 閒試雨前茶。”
⒊ ?巖漿凝成的海綿狀的巖石。很輕,能浮于水面,故名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仙藥》:“亦可以浮石水蜂窠化,包彤蛇黃合之,可引長三四尺,丸服之。”
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地部一》:“閩 有浮石,亦類羊肚,而敗絮其中,置之水中則浮。”
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石一·浮石》:“浮石,乃江海間細沙、水沫凝聚,日久結(jié)成者。狀如水沫乃鐘乳石,有細孔如蛀窠,白色,體虛而輕,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。海中者味咸,入藥更良。”
⒋ ?石磬。參見“浮磬”。
引唐 張仲素 《玉磬賦》:“練嚮而鳴球可諧,還和而浮石非匹?!?/span>
浮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浮 | fú | 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浮 fú(ㄈㄨˊ) ⒈ ?漂在水面上,與“沉”相對:浮橋。浮力。浮標(biāo)。浮萍。浮泛。浮沉。漂浮。浮光掠影。 ⒉ ?表面的:浮皮兒。浮土。浮雕。 ⒊ ?空虛,不切實:浮夸。浮華。 ⒋ ?不沉靜,不沉著:輕浮。浮躁。 ⒌ ?暫時的:浮記。浮支。 ⒍ ?可移動的:浮財。浮蕩。浮吊。浮動。 ⒎ ?超過,多余:人浮于事。 ⒏ ?呈現(xiàn),涌現(xiàn):浮現(xiàn)。浮想。 ⒐ ?中醫(yī)指脈搏浮在肌膚表層:浮脈。 異體字 酻 ? 漢英互譯 float、on the surface、unstable 相關(guān) |
石 | shí dàn | 石 | 5畫 | 基本字義 石 shí(ㄕˊ) ⒈ ?構(gòu)成地殼的礦物質(zhì)硬塊:石破天驚(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)。 ⒉ ?指石刻:金石。 ⒊ ?指古代用來治病的針:藥石。藥石之言(喻規(guī)勸別人的話)。 ⒋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⒌ ?姓。 其他字義 石 dàn(ㄉㄢˋ) ⒈ ?中國市制容量單位,十斗為一石。 異體字 ? ? 鉐 漢英互譯 rock、stone、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, rock, mineral; rad. 112 |
浮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浮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