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場
- 拼音sān chǎng
- 注音ㄙㄢ ㄔㄤˇ
- 繁體三場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場[ sān chǎng ]
⒈ ?科舉時(shí)代考試須經(jīng)三次,叫初場、二場、三場。亦總稱三場。
引證解釋
⒈ ?科舉時(shí)代考試須經(jīng)三次,叫初場、二場、三場。亦總稱三場。
引《宋史·選舉志二》:“﹝ 建炎 ﹞二年,定詩賦、經(jīng)義取士,第一場詩賦各一首,習(xí)經(jīng)義者本經(jīng)義三道,《語》、《孟》義各一道;第二場并論一道;第三場并策三道。”
《明史·選舉志二》:“初設(shè)科舉時(shí),初場試經(jīng)義二道,四書義一道;二場論一道;三場策一道。”
《西游記》第九回:“不拘軍民人等,但有讀書儒流,文義明暢,三場精通者,前赴 長安 應(yīng)試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場[ sān cháng ]
⒈ ?古代科舉考試須經(jīng)三次,稱為「三場」。
引《西游記·第九回》:「不拘軍民人等,但有讀書儒流,文義明暢,三場精通者,前赴長安應(yīng)試?!?/span>
⒉ ?科舉考試的第三場。
引《明史·卷七〇·選舉志二》:「初設(shè)科舉時(shí),初場試經(jīng)義二道,四書義一道;二場,論一道;三場,策一道?!?/span>
三場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場 | cháng chǎng | 土 | 6畫 | 基本字義 場(場) cháng(ㄔㄤˊ) ⒈ ?平坦的空地,多指農(nóng)家翻曬糧食及脫粒的地方:場院。 ⒉ ?量詞,指一事起迄的經(jīng)過:下了一場雨。 ⒊ ?集,市集:趕場。 其他字義 場(場) chǎng(ㄔㄤˇ) ⒈ ?處所,許多人聚集或活動的地方:場子。場地。場所。 ⒉ ?量詞,用于文娛體育活動:場次。 ⒊ ?比賽地,舞臺:上場。下場。粉墨登場。捧場。 ⒋ ?戲劇作品和戲劇演出中因場景變化或人物上下場而劃分的段落:三幕五場。 ⒌ ?物質(zhì)存在的一種特 |
三場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場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