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紋
- 拼音shéng wén
- 注音ㄕㄥˊ ㄨㄣˊ
- 繁體繩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繩紋[ shéng wén ]
⒈ ?古代陶器的一種紋飾。用纏有繩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,多在陶器的腹部。中國新石器時代和殷周時代的陶器常有這種紋飾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陶器的一種紋飾。用纏有繩子的工具在陶坯上拍印而成,多在陶器的腹部。 中國 新石器時代和 殷 周 時代的陶器常有這種紋飾。
引郭沫若 《中國史稿》第一編第三章第二節(jié):“他們普遍地在單把鬲、斝、甗、罐等砂質(zhì)炊器上拍印繩紋,其他容器有蘭紋、方格紋或是素面。”
繩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紋 | wén wèn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紋(紋) wén(ㄨㄣˊ) ⒈ ?絲織物的文理,物件的文理:紋理。紋飾。條紋。水紋。指紋。斜紋。 其他字義 紋(紋) wèn(ㄨㄣˋ) ⒈ ?器物上的裂痕:這個碗上有一道紋。打破砂鍋紋到底(“紋”諧音“問”,喻對問題窮根究底)。 異體字 紋 漢英互譯 grain、lines、veins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文聲 English line, streak, stripe; wrinkle |
繩 | shéng | 纟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繩(繩) shéng(ㄕㄥˊ) ⒈ ?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:繩子。繩索。纜繩。繩梯。繩操。繩伎(a.雜技中的走繩;b.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)。繩鋸木斷(喻力量雖小,只要堅持不懈,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)。 ⒉ ?木工用的墨線,引申為標準、法則,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、糾正:繩墨。準繩。繩正。繩之以法。 ⒊ ?繼續(xù):“繩其祖武”(繼承祖先)。 ⒋ ?贊譽:“繩息媯以語楚子”(“息媯”,人名)。 |
繩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繩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