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氣
- 拼音tóng qì
- 注音ㄊㄨㄥˊ ㄑ一ˋ
- 繁體同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同氣[ tóng qì ]
⒈ ?有血緣關系的親屬,此指同胞兄弟。
例寬其同氣之罪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英of the same breath;
引證解釋
⒈ ?氣質相同;氣類相同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”
《呂氏春秋·應同》:“帝者同氣,王者同義?!?br />高誘 注:“同元氣也。”
晉 楊方 《合歡》詩之一:“同聲好相應,同氣自相求?!?/span>
⒉ ?有血統(tǒng)關系的親屬,指兄弟姊妹。
引《后漢書·東平憲王蒼傳》:“凡匹夫一介,尚不忘簞食之惠,況臣居宰相之位,同氣之親哉!”
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,誠與國分形同氣,憂患共之者也?!?br />南朝 宋 鮑照 《請假啟》:“臣實百罹,孤苦風雨,天倫同氣,實惟一妹?!?br />宋 周煇 《清波雜志》卷四:“唐太宗 以藩王奪長嫡,推刃同氣?!?/span>
⒊ ?猶同志。
引曹亞伯 《武昌日知會之破案》:“﹝黃岡軍學界講習社﹞初為 黃岡 人之結合,迨成立半月以后,則不分縣界,而廣結同氣,故其宣傳甚有力。”
國語辭典
同氣[ tóng qì ]
⒈ ?氣質相同或相近。
引《呂氏春秋·季秋紀·精通》:「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體而兩分,同氣而異息?!?br />《淮南子·本經(jīng)》:「古之人,同氣于天地,與一世而優(yōu)游?!?/span>
⒉ ?比喻同胞兄弟。
引《后漢書·卷四二·光武十王傳·東平憲王蒼傳》:「凡匹夫一介,尚不忘簞食之惠,況臣居宰相之位,同氣之親哉!」
《石點頭·卷一二·侯官縣烈女殲仇》:「你我雖非同氣,實則異姓骨肉,恨不能以身相代。」
同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同 | tóng tòng | 口 | 6畫 | 基本字義 同 tóng(ㄊㄨㄥˊ) ⒈ ?一樣,沒有差異;相同。同一(a.一致,統(tǒng)一;b.共同的一個或一種)。同儕(同輩)。同庚(同歲)。同年。同胞。同人(a.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;b.同行業(yè)的人)。同仁(同人)。同仇敵愾。同工異曲。同室操戈。情同手足。 ⒉ ?共,在一起(從事):共同。同學。同步。殊途同歸。同舟共濟。 ⒊ ?和,跟:同流合污。 ⒋ ?姓。 其他字義 同 tòng(ㄊㄨㄥˋ) ⒈ ?〔胡同〕見“胡”。 異體字 仝 詷 漢英互 |
氣 | qì | 氣 | 4畫 | 基本字義 氣(氣) qì(ㄑ一ˋ) ⒈ ?沒有一定的形狀、體積,能自由散布的物體:氣體。 ⒉ ?呼吸:沒氣了。氣厥。氣促。氣息。一氣呵成。 ⒊ ?自然界寒、曖、陰、晴等現(xiàn)象:氣候。氣溫。氣象。 ⒋ ?鼻子聞到的味:氣味。臭氣。 ⒌ ?人的精神狀態(tài):氣概。氣節(jié)。氣魄。氣派。氣餒。 ⒍ ?怒,或使人發(fā)怒:不要氣我了。氣惱。氣盛( shèng )。忍氣吞聲。 ⒎ ?欺壓:受氣。 ⒏ ?中醫(yī)指能使人體器官發(fā)揮機能的動力:氣功。氣血。氣虛。 ⒐ ?中醫(yī) |
同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同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