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腿
- 拼音tán tuǐ
- 注音ㄊㄢˊ ㄊㄨㄟ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潭腿[ tán tuǐ ]
⒈ ?拳術(shù)名。相傳為山東龍?zhí)端律鶆?chuàng),故名?;蛟?,為河南譚氏所創(chuàng),譚,誤為“潭”。一說,即彈腿,發(fā)腿時(shí)出以激力,取彈射之勢,故名。潭腿為北派拳術(shù),可分兩家:一為十二路,常書作“潭腿”,清霍元甲設(shè)精武體育會于滬,曾以此授徒;一為十路,常書作“彈腿”,相傳為回教徒所傳,盛行于魯、豫各省。
引證解釋
⒈ ?拳術(shù)名。相傳為 山東 龍?zhí)端?僧所創(chuàng),故名?;蛟?,為 河南 譚氏 所創(chuàng),譚,誤為“潭”。一說,即彈腿,發(fā)腿時(shí)出以激力,取彈射之勢,故名。潭腿為北派拳術(shù),可分兩家:一為十二路,常書作“潭腿”, 清 霍元甲 設(shè)精武體育會于 滬,曾以此授徒;一為十路,常書作“彈腿”,相傳為回教徒所傳,盛行于 魯、豫 各省。
引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由中國的女人,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》:“漢 朝就確已有一種‘利屣’……不但走著爽利,‘潭腿’似的踢開去之際,也不至于為裙子所礙。”
王統(tǒng)照 《號聲·司令》:“他在曉露未干的時(shí)候便跑到操場里耍了一套潭腿,這是他自小學(xué)的武藝?!?/span>
國語辭典
潭腿[ tán tuǐ ]
⒈ ?一種拳術(shù)。參見「彈腿」條。
英語Tantui, a northern school of martial arts boxing
潭腿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腿 | tuǐ | 月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腿 tuǐ(ㄊㄨㄟˇ) ⒈ ?下肢,在腳的上面,在膝上胯下的稱“大腿”,在膝下腳上的稱“小腿”。腿腳。 ⒉ ?器物上像腿的部分:桌子腿兒。 ⒊ ?特指經(jīng)鹽腌、洗曬、晾掛等工序加工成的豬后腿:火腿。云腿。 異體字 骽 蹆 漢英互譯 crura、gam、leg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退聲 English legs, thighs |
潭 | tán | 氵 | 15畫 | 基本字義 潭 tán(ㄊㄢˊ) ⒈ ?水深之處:深潭。泥潭。水潭。 ⒉ ?深:潭淵。潭潭(寬深,寬大)。潭思(深思。亦作“覃思”)。 異體字 湛 潯 漢英互譯 deep pool、pond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覃聲 English deep pool, lake; deep, profound |
潭腿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潭腿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