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春
- 拼音shàng chūn
- 注音ㄕㄤˋ ㄔ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上春[ shàng chūn ]
⒈ ?孟春。指農(nóng)歷正月。
引證解釋
⒈ ?孟春。指農(nóng)歷正月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天府》:“上春,釁寶鎮(zhèn)及寶器?!?br />鄭玄 注:“上春,孟春也。”
唐 楊師道 《奉和正日臨朝應(yīng)詔》詩:“九重麗天邑,千門臨上春?!?br />清 曹寅 《穀日西軒燕集》詩:“上春八日喜春晴,屋角梅枝照夜明?!?br />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無題>詩》:“故鄉(xiāng)黯黯鎖玄云,遙夜迢迢隔上春。”
上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上 | shàng shǎng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上 shàng(ㄕㄤˋ) ⒈ ?位置在高處的,與“下”相對:樓上。上邊。 ⒉ ?次序或時間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⒊ ?等級和質(zhì)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⒋ ?由低處到高處:上山。上車。上升。 ⒌ ?去,到:上街。 ⒍ ?向前進:沖上去。 ⒎ ?增加:上水。 ⒏ ?安裝,連綴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⒐ ?涂:上藥。 ⒑ ?按規(guī)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:上課。上班。 ⒒ ?擰緊發(fā)條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上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上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