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鼎
- 拼音tái dǐng
- 注音ㄊㄞˊ ㄉ一ㄥˇ
- 繁體臺鼎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臺鼎(臺鼎)[ tái dǐng ]
⒈ ?古稱三公為臺鼎,如星之有三臺,鼎之有三足。語本漢蔡邕《太尉汝南李公碑》:“天垂三臺,地建五岳,降生我哲,應(yīng)鼎之足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古稱三公為臺鼎,如星之有三臺,鼎之有三足。
引語本 漢 蔡邕 《太尉汝南李公碑》:“天垂三臺,地建五岳,降生我哲,應(yīng)鼎之足?!?br />《后漢書·陳球傳》:“公出自宗室,位登臺鼎,天下瞻望?!?br />唐 顏真卿 《贈(zèng)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》:“儼然王公之量,鬱有臺鼎之姿。”
明 沉采 《千金記·謁相》:“昔為刀筆之流,今居臺鼎之職?!?br />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雜記下·浮簽》:“秀才本色基臺鼎,元老深情託倡酬?!?/span>
臺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(fēng)暴,稱“臺風(fēng)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??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(yùn)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(dāng)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臺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臺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