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彌
- 拼音fēng mí
- 注音ㄈㄥ ㄇ一ˊ
- 繁體封彌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封彌[ fēng mí ]
⒈ ?科舉時代,為防止考試舞弊,將試卷中的姓名、籍貫等用紙糊封,編號并加鈐印,稱為“封彌”。此法始于唐·武后時,至宋·景德·祥符間已成定制,沿用到清末科舉廢除之時。
引證解釋
⒈ ?科舉時代,為防止考試舞弊,將試卷中的姓名、籍貫等用紙糊封,編號并加鈐印,稱為“封彌”。此法始于 唐 武后 時,至 宋 景德 祥符 間已成定制,沿用到 清 末科舉廢除之時。
引《宋史·選舉志一》:“景德 四年,命有司詳定考校進士程式……試卷內(nèi)臣收之,付編排官去其卷首鄉(xiāng)貫、狀別,以字號第之,付封彌官謄寫???,用御書院印,付考官定等畢,復(fù)封彌送覆考官再定等?!?br />宋 蘇軾 《議學(xué)校貢舉狀》:“今議者所欲變改,不過數(shù)端,或曰鄉(xiāng)舉德行而略文章;或曰專取策論而罷詩賦;或欲舉 唐室 故事,兼採譽望而罷封彌;或欲罷經(jīng)生樸學(xué),不用貼墨而攷大義。此數(shù)者,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封彌[ fēng mí ]
⒈ ?試卷糊名固封,稱為「封彌」。
例如:「監(jiān)考委員在試卷上加了封彌后,便走出了試場?!?/span>
封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彌 | mí mǐ | 弓 | 8畫 | 基本字義 彌(彌) mí(ㄇ一ˊ) ⒈ ?滿,遍:彌滿。彌月(a.整一個月;b.嬰兒滿月)。彌望(滿眼)。彌天(滿天,形容極大的)。 ⒉ ?補,合:彌補。彌縫。彌封。 ⒊ ?更加:彌堅。欲蓋彌彰。 ⒋ ?水滿的樣子:彌漫。 ⒌ ?久,遠(yuǎn):彌留(病久留不去,后稱病重將死)。彌亙(連綿不斷)。 ⒍ ?姓。 其他字義 彌(彌) mǐ(ㄇ一ˇ) ⒈ ?古同“弭”,平息,消滅。 異體字 彌 瀰 镾 ? 漢英互譯 cover、fill、full、more、overflowing 造字法 形聲: |
封 | fēng | 寸 | 9畫 | 基本字義 封 fēng(ㄈㄥ) ⒈ ?密閉,使跟外面隔絕:封閉。密封。封口。封存。封條。封貯。封面。封底。封鎖。封頂。冰封雪飄。封山育林。 ⒉ ?用來裝信、錢等物的紙?zhí)祝盒欧狻Yp封。 ⒊ ?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給予親屬或臣僚:封侯。封君(領(lǐng)有封地的貴族)。封邑。封拜(拜官授爵)。封典。封建。 ⒋ ?疆界:封疆。封域。封界。 ⒌ ?限制:故步自封。 ⒍ ?帝王筑壇祭天:封禪(祭天為“封”,祭地為“禪”)。 ⒎ ?量詞,用于裝封套的東西 |
封彌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封彌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