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寺
- 拼音xiāo sì
- 注音ㄒ一ㄠ ㄙˋ
- 繁體蕭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蕭寺[ xiāo sì ]
⒈ ?唐李肇《唐國史補》卷中:“梁武帝造寺,令蕭子云飛白大書'蕭'字,至今一'蕭'字存焉?!焙笠蚍Q佛寺為蕭寺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稱佛寺為蕭寺。
引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中:“梁武帝 造寺,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‘蕭’字,至今一‘蕭’字存焉?!?br />唐 李賀 《馬》詩之十九:“蕭寺馱經(jīng)馬,元從 竺國 來。”
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楔子:“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,門掩重關(guān)蕭寺中?!?br />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魯公女》:“招遠 張于旦,性疎狂不覊,讀書蕭寺?!?/span>
國語辭典
蕭寺[ xiāo sì ]
⒈ ?僧寺、寺院。梁武帝造寺院,命蕭子云書稱蕭寺,后以佛寺稱為「蕭寺」。
引唐·李賀〈馬〉詩二三首之一九:「蕭寺馱經(jīng)馬,元從竺國來。」
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·第三本·第一折》:「相國行祠,寄居蕭寺?!?/span>
蕭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蕭 | xiāo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蕭(蕭) xiāo(ㄒ一ㄠ) ⒈ ?即“艾蒿”。 ⒉ ?冷落,沒有生氣的樣子:蕭然。蕭瑟。蕭索。蕭颯。蕭森。蕭騷。蕭疏。蕭條。 ⒊ ?〔蕭蕭〕a.象聲詞,形容馬叫聲或風(fēng)聲,如“風(fēng)蕭蕭兮易水寒”;b.頭發(fā)花白稀疏的樣子,如“華發(fā)蕭蕭老遂良,一身萍掛海中央”。 ⒋ ?〔蕭墻〕照壁,喻內(nèi)部,如“禍起蕭蕭”。 ⒌ ?姓,如南朝梁有蕭統(tǒng)。 異體字 蕭 ? 漢英互譯 desolate、dreary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肅聲 English common artemisia; dejected |
寺 | sì | 寸 | 6畫 | 基本字義 寺 sì(ㄙˋ) ⒈ ?古代官署名:太常寺(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)。鴻臚寺(略同于現(xiàn)代的禮賓司)。 ⒉ ?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:佛寺。寺觀( guàn )。 ⒊ ?伊斯蘭教徒禮拜、講經(jīng)的地方:清真寺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temple、joss house 造字法 形聲:從寸、之聲 English court, office; temple, monastery |
蕭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蕭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