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達
- 拼音sì dá
- 注音ㄙˋ ㄉㄚˊ
- 繁體四達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達[ sì dá ]
⒈ ?通往四方的道路。
⒉ ?通達四方。
⒊ ?謂風行天下。
⒋ ?謂通曉事理。
⒌ ?舊指治民的四件大事。
引證解釋
⒈ ?通往四方的道路。
引《爾雅·釋宮》:“一達謂之道路,二達謂之歧旁,三達謂之劇旁,四達謂之衢?!?/span>
⒉ ?通達四方。
引《莊子·刻意》:“精神四達并流,無所不極,上際於天,下蟠於地。”
成玄英 疏:“流,通也。夫愛養(yǎng)精神者,故能通達四方?!?br />《孔子家語·入官》:“六馬之乖離,必於四達之交衢;萬民之叛道,必於君上之失政?!?br />宋 陳亮 《酌古論·曹公》:“徒見 荊州 四達,英雄之所必爭,而 巴 蜀 險阻,非圖天下者之所急?!?br />陳毅 《過貴陽》詩:“公社處處見富裕,交通四達局面新?!?/span>
⒊ ?謂風行天下。
引《禮記·樂禮》:“周 道四達,禮樂交通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周 之道德,四方通達?!?br />《隋書·音樂志下》:“皇道四達,禮樂成?!?br />明 張居正 《禮樂記》:“愛敬之施,必始於家邦,然后舉而措之天下,能四達而不悖也?!?/span>
⒋ ?謂通曉事理。
引三國 魏 嵇康 《答向子期難養(yǎng)生論》:“若比之於內視反聽,愛氣嗇精,明白四達,而無執(zhí)無為,遺世坐忘,以寶性全真,吾所不能同也?!?/span>
⒌ ?舊指治民的四件大事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遂大夫》:“凡為邑者,以四達戒其功事而誅賞廢興之?!?br />鄭玄 注:“四達者,治民之事。大通者有四:夫家眾寡也;六畜車輦也;稼穡耕耨也;旗鼓兵革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四達[ sì dá ]
⒈ ?通達四方的道路。
引《爾雅·釋宮》:「一達謂之道路,二達謂之歧旁,三達謂之劇旁,四達謂之逵。」
⒉ ?通達四方,風行天下。
引《禮記·樂記》:「周道四達,禮樂交通?!?/span>
⒊ ?通曉事理。
引三國魏·嵇康〈答向子期難養(yǎng)生論〉:「若比之于內視反聽,愛氣嗇精,明白四達,而無執(zhí)無為?!?/span>
四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達 | dá | 辶 | 6畫 | 基本字義 達(達) dá(ㄉㄚˊ) ⒈ ?通:四通八達。達德(通行天下的美德)。達人。達士(達人)。 ⒉ ?通曉:洞達。練達。 ⒊ ?遍,全面:達觀(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,不計個人的得失)。 ⒋ ?到:到達。抵達。通宵達旦。 ⒌ ?實現(xiàn):目的已達。 ⒍ ?傳出來:傳( chuán )達。轉( zhuǎn )達。 ⒎ ?得到顯要的地位:顯達。達官貴人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迏 迖 達 ? 漢英互譯 express、extend、reach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大聲 English arrive at, reach; in |
四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