胙肉
- 拼音zuò ròu
- 注音ㄗㄨㄛˋ ㄖㄡ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胙肉[ zuò ròu ]
⒈ ?祭祀時供神的肉。
引證解釋
⒈ ?祭祀時供神的肉。
引宋 陸游 《入蜀記》卷五:“招頭蓋三老之長,顧直差厚,每祭神,得胙肉倍眾人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貴臣之訓(xùn)》:“定例:坤寧宮 祭神胙肉,皆賜侍衛(wèi)分食,以代朝餐,蓋古散福之義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先年俺有一個母舅,一口長齋,后來進了學(xué),老師送了丁祭的胙肉來……只得就開了齋?!?br />毛澤東 《尋烏調(diào)查》第四章三:“肉有四個項目:一是‘胙肉’,從前是秀才、舉人有功名的人分的,后頭加上‘畢業(yè)生’?!?/span>
國語辭典
胙肉[ zuò ròu ]
⒈ ?祭拜鬼神用的牲肉。
引《金史·卷三一·禮志四》:「司徒又跪以胙肉進,皇帝受以授左右?!?br />《儒林外史·第三七回》:「遲均、杜儀,引主祭的虞博士,亞獻的莊征君,終獻的馬二先生,都跪在香案前,飲了福酒,受了胙肉?!?/span>
胙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胙 | zuò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胙 zuò(ㄗㄨㄛˋ) ⒈ ?古代祭祀時供的肉。 ⒉ ?福佑:“天地所胙?!?⒊ ?古同“祚”,指君位。 ⒋ ?賜予:胙土(帝王以土地賜封功臣,酬其勛績)。 異體字 作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乍聲 English meat offered in sacrifice to one's ancestors |
肉 | ròu | 肉 | 6畫 | 基本字義 肉 ròu(ㄖㄡˋ) ⒈ ?人或動物體內(nèi)紅色、柔軟的組織:肉體。肉類。肉食。肌肉。肉票(被盜匪擄去的人,盜匪借以向他的家屬勒索錢財)。肉身(佛教指肉體)。 ⒉ ?果實中可以吃的部分:桂圓肉。冬瓜肉厚。 ⒊ ?果實不脆,不酥:肉瓤西瓜。 ⒋ ?行動遲緩,性子慢:做事真肉。 ⒌ ?古代稱圓形物中有孔的邊。 ⒍ ?極親密疼愛之稱,多用呼子女。 異體字 宍 月 漢英互譯 flesh、me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esh; meat; KangXi radical 130 |
胙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胙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