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紀
- 拼音gān jì
- 注音ㄍㄢ ㄐ一ˋ
- 繁體干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干紀[ gàn jì ]
⒈ ?違犯法紀。語出《左傳·襄公十三年》:“干國之紀,犯門斬關(guān)?!?/p>
⒉ ?猶干系;責(zé)任。
引證解釋
⒈ ?違犯法紀。
引語出《左傳·襄公十三年》:“干國之紀,犯門斬關(guān)?!?br />漢 潘勗 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犯關(guān)干紀,莫不誅殛?!?br />《北齊書·王晞傳》:“受爵天朝,拜恩私第,自古以為干紀?!?br />《清史稿·高宗紀一》:“王其嚴加約束,毋俾干紀?!?/span>
⒉ ?猶干系;責(zé)任。
引《警世通言·老門生三世報恩》:“雖然學(xué)問未充,養(yǎng)他一兩科,年還不長,且脫了 鮮于同 這件干紀?!?br />《古今小說·沉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“這門上是我的干紀,出入都是我通稟?!?br />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一回:“請把門房鎖了,不然,丟了東西是小的們的干紀?!?/span>
國語辭典
干紀[ gān jì ]
⒈ ?違反法紀。
引《文選·潘勗·冊魏公九錫文》:「犯關(guān)干紀,莫不誅殛?!?br />《文選·干寶·晉紀總論》:「故其民有見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義。又況可奮臂大呼聚之以干紀作亂之事乎?」
⒉ ?責(zé)任、關(guān)系。
引《喻世明言·卷四〇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》:「這門上是我的干紀,出入都是我通稟,你卻說這等鬼話?!?br />《警世通言·卷一八·老門生三世報恩》:「雖然學(xué)問未充,養(yǎng)他一兩科,年還不長,且脫了鮮于同這件干紀?!?/span>
干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紀 | jì jǐ | 纟 | 6畫 | 基本字義 紀(紀) jì(ㄐ一ˋ) ⒈ ?記載:紀年。紀元。紀行( xíng )。紀實。紀念。紀傳( zhuàn )體(中國傳統(tǒng)史書的一種體裁,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,“紀”是帝王本紀,“傳”是其他人物的列傳)。紀事本末體(中國傳統(tǒng)史書的一種體裁,以重要事件為綱,將一段歷史完整地記載下來)。 ⒉ ?記年代的方式:一紀(古代指十二年)。世紀(一百年)。 ⒊ ?地質(zhì)年代分期的第二級,紀以下為“世”,紀以上為“代”。 ⒋ ?法度:紀律。 |
干 | gān gàn | 干 | 3畫 | 基本字義 干(乾) gān(ㄍㄢ) ⒈ ?觸犯,冒犯,沖犯:干擾。干涉。干預(yù)(亦作“干與”)。森然干霄。 ⒉ ?追求,求取,舊指追求職位俸祿:干祿。干仕。 ⒊ ?關(guān)連,涉及:干系?;ゲ幌喔伞?⒋ ?盾,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:大動干戈。 ⒌ ?古代用以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(亦作編排次序)的十個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 ⒍ ?涯岸,水邊:“河之干兮”。 ⒎ ?個數(shù):若干。 ⒏ ?沒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 |
干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干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