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滯
- 拼音yí zhì
- 注音一ˊ ㄓˋ
- 繁體遺滯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遺滯[ yí zhì ]
⒈ ?謂遺漏棄置。
⒉ ?指棄置未用的人才。
⒊ ?延誤,滯留。
⒋ ?指遺落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遺漏棄置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武帝紀(jì)》:“有司明思此義,則士無遺滯,官無廢業(yè)矣?!?br />宋 范仲淹 《奏策試方略等人各與緣邊差遣事》:“雖程試之下,偶不及等,或曉習(xí)邊事,經(jīng)歷艱苦,或鄉(xiāng)曲有譽(yù),年未衰退,若只假以虛名,實(shí)恐多有遺滯?!?/span>
⒉ ?指棄置未用的人才。
引晉 傅玄 《答程曉》詩:“下罔遺滯,焦朽斯華。”
《舊唐書·趙憬傳》:“議舉遺滯,則曰:‘官司既廣,必委宰輔以舉之。’”
宋 蘇轍 《乞擢任劉攽狀》:“陛下方網(wǎng)羅遺滯,以助大化,如 攽 之賢,不可多得?!?/span>
⒊ ?延誤,滯留。
引《魏書·廣陵王羽傳》:“卿等自任集書,合省逋墮,致使王言遺滯,起居不修,如此之咎,責(zé)在於卿?!?br />宋 曾鞏 《舍弟南源刈稻》詩:“晝務(wù)誡遺滯,夜工督舂牏。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木蘭行圍制度》:“其行圍所有奏章,皆俟上還營后,披覽發(fā)出,毫無遺滯?!?/span>
⒋ ?指遺落。
引清 蔣知庸 《江北婦女嘆》:“秉穗無遺滯,饁餉還相將。”
遺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滯 | zhì | 氵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滯(滯) zhì(ㄓˋ) ⒈ ?凝積,不流通,不靈活:停滯。滯留。滯銷。滯空。呆滯。滯產(chǎn)(產(chǎn)婦臨產(chǎn)后總產(chǎn)程超過30小時(shí)者)。滯針。滯下(痢疾的古稱)。 ⒉ ?遺落:“此有滯穗”。 異體字 滯 洔 漢英互譯 sluggish、stagnant 相關(guān)字詞 暢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block up, obstruct; stagnant |
遺 | yí | 辶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遺(遺) yí(一ˊ) ⒈ ?丟失:遺失。遺落。 ⒉ ?漏掉:遺忘。遺漏。 ⒊ ?丟失的東西,漏掉的部分:補(bǔ)遺。路不拾遺。 ⒋ ?余,留:遺留。遺俗。遺聞。遺址。遺風(fēng)。遺憾。遺老(a.經(jīng)歷世變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 ⒌ ?死人留下的:遺骨。遺言。遺囑。 ⒍ ?不自覺地排泄:遺尿。遺精。 ⒎ ?生物體的構(gòu)造和生理機(jī)能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:遺傳。 ⒏ ?拋棄:遺棄。 異體字 遺 漢英互譯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、leave |
遺滯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遺滯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