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牙
- 拼音dí yá
- 注音ㄉ一ˊ 一ㄚ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狄牙[ dí yá ]
⒈ ?即易牙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 易牙。春秋 時(shí)人。長于烹調(diào),善逢迎,傳說曾烹其子為羹獻(xiàn) 齊桓公 以取寵。 管仲 死后,與 豎刁、開方 專權(quán)亂 齊。參見“易牙”。
引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“齊桓公 ……失 管仲,任 竪刁、狄牙,身死不葬而為天下笑?!?br />后以“狄牙”指善烹調(diào)者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斷決知辜,不必 皋陶。調(diào)和葵韭,不俟 狄牙?!?br />晉 潘尼 《火賦》:“狄牙 典膳,百品既陳?!?/span>
國語辭典
狄牙[ dí yá ]
⒈ ?春秋時(shí)齊國人,擅于調(diào)味,精究飲食之道。參見「易牙」條。
狄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牙 | yá | 牙 | 4畫 | 基本字義 牙 yá(一ㄚˊ) ⒈ ?齒(古代把大齒稱為“牙”,現(xiàn)在“牙”是齒的通稱,亦稱“牙齒”):牙垢。牙齦。牙磣。牙祭。 ⒉ ?像牙齒形狀的東西:抽屜牙子。 ⒊ ?特指象牙:牙雕。 ⒋ ?舊時(shí)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伢 齖 芽 衙 漢英互譯 tooth、tooth-like th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oth, molars, teeth; serrated |
狄 | dí | 犭 | 7畫 | 基本字義 狄 dí(ㄉ一ˊ) ⒈ ?中國古族名。春秋前,長期活動于齊、魯、晉、衛(wèi)、宋、鄭等國之間,與諸國有頻繁的接觸。因?yàn)樗麄冎饕幼∮诒狈?,故又通稱“北狄”(亦作“翟”)。 ⒉ ?秦漢以后,中國對北方少數(shù)民族的統(tǒng)稱。 ⒊ ?古代最下級的官吏。 ⒋ ?有力的麋鹿。 ⒌ ?古同“翟”,樂舞所用的雉羽。 ⒍ ?姓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火聲 English tribe from northern china; surnam |
狄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狄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