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箋
- 拼音shǔ jiān
- 注音ㄕㄨˇ ㄐ一ㄢ
- 繁體蜀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蜀箋[ shǔ jiān ]
⒈ ?見“蜀箋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蜀牋”。自 唐 以來 蜀 地所制精致華美的紙的統(tǒng)稱。參閱 元 費著 《蜀箋譜》。
引唐 僧鸞 《贈李粲秀才》詩:“十軸示余三百篇,金碧爛光燒 蜀 牋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艷歌行》:“春燕剪 越 素,秋鴻征 蜀 箋?!?br />《剪燈馀話·賈云華還魂記》:“生聞之,手舞足蹈,不任歡情。因以 蜀 箋寫所賦《夏景閨情》十首,為小引於前以答娉。”
清 唐孫華 《長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》詩:“妙畫臨 吳 絹,清詞灑 蜀 牋?!?/span>
蜀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蜀 | shǔ | 蟲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蜀 shǔ(ㄕㄨˇ) ⒈ ?中國四川省的別稱:蜀本(宋代在四川刻印的書籍)。蜀客(旅游蜀地的人)。蜀椒。蜀繡(四川出產(chǎn)的刺繡)。蜀錦。得隴望蜀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蜀漢。 ⒊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。 異體字 蠋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|
箋 | jiān | 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箋(箋) jiān(ㄐ一ㄢ) ⒈ ?注釋:箋注。 ⒉ ?小幅華貴的紙張,古時用以題詠或?qū)憰牛罕愎{。信箋。 ⒊ ?書信:箋札。箋牘。華箋。 ⒋ ?文體名,書札、奏記一類:箋奏。奏箋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諸王)。 異體字 箋 牋 椾 ? ? 漢英互譯 annotation、commentary、letter、writing paper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戔聲 English note, memo; stationery; comments |
蜀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蜀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