逋懸
- 拼音bū xuán
- 注音ㄅㄨ ㄒㄨㄢˊ
- 繁體逋懸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逋懸[ bū xuán ]
⒈ ?拖欠。
⒉ ?指所欠租稅。
引證解釋
⒈ ?拖欠。
引《后漢書·劉虞傳》:“后車騎將軍 張溫 討賊 邊章 等,發(fā) 幽州 烏桓 三千突騎,而牢稟(廩)逋懸,皆畔還本國(guó)?!?br />《魏書·辛雄傳》:“將發(fā),請(qǐng)事五條。一言逋懸租調(diào),宜悉不徵?!?br />金 黨懷英 《雪中》詩(shī)之四:“我看多田翁,租賦常逋懸?!?/span>
⒉ ?指所欠租稅。
引《魏書·高陽(yáng)王雍傳》:“遠(yuǎn)使絶域,催督逋懸,察檢州鎮(zhèn),皆是散官,以充劇使?!?br />《舊唐書·李渤傳》:“張平叔 判度支,奏徵久遠(yuǎn)逋懸, 渤 在州上疏曰:‘……臣當(dāng)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,今已旱死一千九百頃有餘,若更勒徇度支使所為,必懼史官書陛下於大旱中徵三十六年前逋懸。臣任刺史,罪無(wú)所逃。’”
金 元好問(wèn) 《宛丘嘆》詩(shī):“至今三老背腫青,死為逋懸出膏血?!?br />自注:“李 之后十年,予為此縣,大為逋懸所困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逋懸[ bū xuán ]
⒈ ?積欠租金。
引《后漢書·卷七三·劉虞傳》:「后車騎將軍張溫討賊邊章等,發(fā)幽州烏桓三千突騎,而牢稟逋懸,皆畔還本國(guó)?!?br />《三國(guó)志·卷六五·吳書·華核傳》:「如有逋懸,則籍沒(méi)財(cái)物,故家戶貧困,衣食不足?!?/span>
逋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懸 | xuán | 心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懸(懸) xuán(ㄒㄨㄢˊ) ⒈ ?掛,吊在空中:懸垂。懸吊。懸梯。懸河。懸心。懸念(a.掛念;b.文藝作品對(duì)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和人物今后命運(yùn)的伏筆)。懸梁刺股。 ⒉ ?沒(méi)有著落,沒(méi)有結(jié)束:懸斷。懸案。懸而未決。 ⒊ ?距離遠(yuǎn):懸隔。懸殊。 ⒋ ?危險(xiǎn):懸崖。懸乎(“乎”讀輕聲)。 ⒌ ?公開提示:懸賞。 異體字 懸 漢英互譯 hang、suspend、dangerous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縣聲 English hang, suspend, hoist; be hung |
逋 | bū | 辶 | 10畫 | 基本字義 逋 bū(ㄅㄨ) ⒈ ?逃亡:逋逃。逋遷。逋蕩。 ⒉ ?拖欠:逋負(fù)。逋租。逋債。 ⒊ ?拖延:逋留(逗留)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甫聲 English flee, run away, leave debt unsettled |
逋懸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逋懸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