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服
- 拼音nán fú
- 注音ㄋㄢˊ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南服[ nán fú ]
⒈ ?古代王畿以外地區(qū)分為五服,故稱南方為“南服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王畿以外地區(qū)分為五服,故稱南方為“南服”。
引《文選·謝瞻<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(shí)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>詩》:“祗召旋北京,守官反南服。”
李善 注:“南服,南方五服也?!?br />《晉書·劉弘傳》:“弘 專督 江漢,威行南服。”
宋 岳飛 《題驟馬岡》詩:“南服只今殲小丑,北轅何日返神州。”
曹亞伯 《武昌日知會(huì)之破案》:“同盟會(huì)會(huì)員 山西 喬義生,乃伴 歐吉羅 入 中國 內(nèi)地游歷,兼作譯員。先游 京 津,次游 長江,再游南服。”
國語辭典
南服[ nán fú ]
⒈ ?古代王畿以外地區(qū),依距離遠(yuǎn)近分為五服,稱南方為「南服」。
引南朝宋·謝靈運(yùn)〈謝封康樂侯表〉:「胙土南服,逮至臣身。」
《晉書·卷六六·劉弘傳》:「時(shí)天下大亂,弘專督江漢,威行南服?!?/span>
南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南 | nán nā | 十 | 9畫 | 基本字義 南 nán(ㄋㄢˊ) ⒈ ?方向,早晨面對太陽,右手的一邊,與“北”相對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國(指中國南部)。南陲(南部邊疆)。南極。南半球。 ⒉ ?姓。 其他字義 南 nā(ㄋㄚ) ⒈ ?〔南無(mó)〕佛教用語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薩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彌陀佛”、“南南觀世音菩薩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(guān)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; southern part; southward |
服 | fú fù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服 fú(ㄈㄨˊ) ⒈ ?衣裳:服裝。制服。 ⒉ ?穿衣裳:服喪。服用(a.指穿衣服、用器物;b.吃藥)。 ⒊ ?作,擔(dān)任:服務(wù)。服刑。服兵役。 ⒋ ?順從:信服。佩服。降( xiáng )服。服辯(舊指認(rèn)罪書)。服膺(牢記在胸中,衷心信服)。 ⒌ ?習(xí)慣,適應(yīng):不服水土。 ⒍ ?吃(藥):內(nèi)服。 ⒎ ?乘,用:服牛乘( chéng )馬。 ⒏ ?姓。 其他字義 服 fù(ㄈㄨˋ) ⒈ ?量詞,指中藥(亦作“付”):兩服藥。 異體字 箙 漢英互譯 be c |
南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南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