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陽
- 拼音qīng yáng
- 注音ㄑ一ㄥ 一ㄤˊ
- 繁體青陽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青陽[ qīng yáng ]
⒈ ?指春天。
⒉ ?明堂名。明堂有五室,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,為帝王祭祀、布政之所。
⒊ ?猶清揚(yáng),謂眉目清秀。
⒋ ?指青春年少的面容。
⒌ ?古代春天郊祀歌名。
⒍ ?傳說中黃帝二十五子之一,與夷鼓同為己姓。
⒎ ?地名。在今安徽省青陽縣。漢為涇縣地。唐置青陽縣,以其地在青山之陽而得名。明清屬安徽池州府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春天。
引《尸子·仁意》:“春為青陽,夏為朱明?!?br />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青陽開動(dòng),根荄以遂?!?br />唐 潘孟陽 《元日和布澤》詩:“青陽初應(yīng)律,蒼玉正臨軒。”
明 何景明 《發(fā)京邑》詩之三:“青陽藹廢墟,春氣感鳴禽?!?br />郭沫若 《嘆逝》詩:“可是恨冬日要?jiǎng)e離?可是恨青陽久不至?”
⒉ ?明堂名。明堂有五室,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,為帝王祭祀、布政之所。
引《資治通鑒·齊武帝永明十年》:“己未,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,遂登靈臺(tái)以觀云物,降居青陽左個(gè),布政事?!?br />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:“青陽左個(gè),大寢東堂北偏。”
⒊ ?猶清揚(yáng),謂眉目清秀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孔子 曰:‘夫《詩》不云乎: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有美一人,青陽宛兮?!?br />漢 應(yīng)瑒 《神女賦》:“騰玄眸而睋青陽,離朱脣而耀雙輔?!?/span>
⒋ ?指青春年少的面容。
引唐 李賀 《贈(zèng)陳商》詩:“黃昏訪我來,苦節(jié)青陽皺。”
姚文燮 注:“苦節(jié)自矢,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?!?/span>
⒌ ?古代春天郊祀歌名。
引《史記·樂書》:“常有流星經(jīng)於詞壇上,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。春歌《青陽》,夏歌《朱明》”
三國 魏 阮籍 《樂論》:“自 西陵 《青陽》之樂,皆取之於竹。”
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三·北齊明堂樂歌十》:“《青陽》奏,發(fā)《朱明》?!?/span>
⒍ ?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,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。
引《國語·晉語四》:“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。其同姓者,二人而已,唯 青陽 與 夷鼓,皆為 己 姓。”
韋昭 注:“青陽,金天氏 帝 少皞?!?/span>
⒎ ?地名。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。漢 為 涇縣 地。 唐 置 青陽縣,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。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。
引唐 韓翃 《贈(zèng)別韋兵曹歸池州》詩:“楚 竹 青陽 路, 吳 江 赤馬 船。”
宋 張孝祥 《水龍吟·望九華山作》詞:“竹輿曉入 青陽,細(xì)風(fēng)涼月天如洗?!?/span>
國語辭典
青陽[ qīng yáng ]
⒈ ?春天。
引《文選·潘岳·射雉賦》:「于時(shí)青陽告謝,朱明肇授?!?br />唐·孟浩然〈歲暮歸南山〉詩:「白發(fā)催年老,青陽逼歲除?!?/span>
⒉ ?古時(shí)宮殿面向東方的廳堂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「天子居青陽左個(gè),乘鸞路,駕倉龍?!?/span>
⒊ ?比喻年輕的容貌。
引唐·李賀〈贈(zèng)陳商〉詩:「黃昏訪我來,苦節(jié)青陽皺。」
青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陽 | yáng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陽(陽) yáng(一ㄤˊ) ⒈ ?明亮。 ⒉ ?中國古代哲學(xué)認(rèn)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(zhì)的兩大對(duì)立面之一,與“陰”相對(duì):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陽二氣。圖形:?(U+268A)。 ⒊ ?指“太陽”:陽光。陽面。陽歷。向陽。夕陽。 ⒋ ?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多用于地名):衡陽(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)。洛陽(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)。 ⒌ ?溫暖:陽春。 ⒍ ?外露的,明顯的:陽溝。陽奉陰違。 ⒎ ?凸出的:陽文圖章。 ⒏ ?關(guān)于活人的:陽間(人世間 |
青 | qīng | 青 | 8畫 | 基本字義 青 qīng(ㄑ一ㄥ) ⒈ ?深綠色或淺藍(lán)色:青綠。青碧。青草。青苔。青苗。青菜。青蔥。青山綠水。青云直上。萬古長青(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(yuǎn)不衰)。 ⒉ ?綠色的東西:踏青。青黃不接。 ⒊ ?靛藍(lán)色:靛青。青紫。青出于藍(lán),勝于藍(lán)。 ⒋ ?黑色:青布。青線。青衫。青衣。 ⒌ ?喻年輕:青年。青春。青工。 ⒍ ?竹簡:青簡。青史(原指寫在竹簡上的記事,后指史書,如“永垂青青”)。 異體字 寈 靑 漢英互譯 black、blue、blu |
青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青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