均田
- 拼音jūn tián
- 注音ㄐㄨㄣ ㄊ一ㄢ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均田[ jūn tián ]
⒈ ?漢代按等級(jí)分賜田地的制度。
⒉ ?北魏至唐中葉計(jì)口分配土地的制度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代按等級(jí)分賜田地的制度。
引《漢書·王嘉傳》:“詔書罷菀,而以賜 賢 二千餘頃,均田之制從此墮壞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,皆有頃數(shù),於品制中令均等。今賜 賢 二千餘頃,則壞其等制也。”
⒉ ?北魏 至 唐 中葉計(jì)口分配土地的制度。
引《文獻(xiàn)通考·田賦一》:“魏孝文 始行均田,然其立法之大概,亦不過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?!?br />《文獻(xiàn)通考·田賦二》:“孝文 太和 元年……均田之制,始於此矣。九年,下詔均給天下人田,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,婦人二十畝?!?br />劉澤華 等《中國(guó)古代史》第十章第五節(jié):“北魏 政權(quán)為了增加財(cái)政收入和穩(wěn)定社會(huì)秩序,便著手解決土地問題,于公元485年( 孝文帝 太和 九年)頒布了均田令?!?/span>
⒊ ?耘田。
引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農(nóng)率均田。率者,循也,均田者,始除田也。言農(nóng)夫急除田也。”
孔廣森 補(bǔ)注:“均讀為耘,故傳言除田也?!?/span>
均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田 | tián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田 tián(ㄊ一ㄢˊ) ⒈ ?種植農(nóng)作物的土地:田野。耕田。 ⒉ ?和農(nóng)業(yè)有關(guān)的:田家。田園。 ⒊ ?古同“畋”,打獵。 ⒋ ?古同“佃”,耕作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佃 畋 漢英互譯 cropland、farmland、fiel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ield, arable land, cultivated |
均 | jūn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均 jūn(ㄐㄨㄣ) ⒈ ?平,勻,引申為調(diào)和:均衡。勢(shì)均力敵。平均。 ⒉ ?皆,都,老少均安。 ⒊ ?中國(guó)漢代計(jì)量單位,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。 ⒋ ?古同“韻”,和諧的聲音。 ⒌ ?〔均鐘〕古代樂器。 ⒍ ?古同“鈞”,造瓦器的轉(zhuǎn)輪。 異體字 勻 汮 鈞 韻 漢英互譯 all、equal、without excep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勻聲 English equal, even, fair; all, also |
均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均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