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絲
- 拼音sè sī
- 注音ㄙㄜˋ ㄙ
- 繁體色絲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色絲[ sè sī ]
⒈ ?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魏武嘗過曹娥碑下,楊修從。碑背上見題作'黃絹幼婦外孫?臼'八字。魏武謂修曰:'解不?'……修曰:'黃絹,色絲也,于字為絶;幼婦,少女也,于字為妙;外孫,女子也,于字為好;?臼,受辛也,于字為辭:所謂絶妙好辭也。'”后因以“色絲”指絕妙好辭,猶言妙文。
引證解釋
⒈ 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, 楊脩 從。碑背上見題作‘黃絹幼婦外孫虀臼’八字。
引魏武 謂 脩 曰:‘解不?’…… 脩 曰:‘黃絹,色絲也,於字為絶;幼婦,少女也,於字為妙;外孫,女子也,於字為好;虀臼,受辛也,於字為辭:所謂絶妙好辭也?!?br />后因以“色絲”指絕妙好辭,猶言妙文。 唐 張說 《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》詩:“齋戒觀華玉,留連嘆色絲?!?br />宋 曾鞏 《寄孫莘老湖州墨妙亭》詩:“棗木已非真篆刻,色絲空喜好文章。”
明 高啟 《感懷次蔡參軍韻》:“年來只念 江 東去,下馬碑陰看色絲。”
色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色 | sè | 色 | 6畫 | 基本字義 色 sè(ㄙㄜˋ) ⒈ ?由物體發(fā)射、反射的光通過視覺而產(chǎn)生的印象:顏色。色彩。色相( xiàng )。色調(diào)( diào )。 ⒉ ?臉上表現(xiàn)出的神氣、樣子:臉色。氣色。色厲內(nèi)荏。 ⒊ ?情景,景象:行色匆匆。景色宜人。 ⒋ ?種類:各色用品。 ⒌ ?品質(zhì),質(zhì)量:音色。成色。足色紋銀。 ⒍ ?婦女美貌:姿色。色藝。 ⒎ ?情欲:色情。好( hào )色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olor、expression、hue、kind、quality、scene、woman's looks 造字法 會意:像一個人馱另一 |
色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色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