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服
- 拼音gōng fú
- 注音ㄍㄨㄥ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公服[ gōng fú ]
⒈ ?舊時官吏的制服。
引證解釋
⒈ ?舊時官吏的制服。
引《左傳·閔公二年》“公衣之偏衣,佩之金玦” 晉 杜預(yù) 注:“偏衣,左右異色,其半似公服。”
《北史·魏紀(jì)三》:“﹝ 太和 十年﹞夏四月辛酉朔,始制五等公服。”
《資治通鑒·齊武帝永明四年》載此事, 胡三省 注云:“公服,朝廷之服;五等,朱,紫,緋,緑,青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九十回:“宋江、盧俊義 俱各公服,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,隨班行禮?!?br />許地山 《女兒心》一:“﹝兩夫婦﹞表告了 滿洲 諸帝之靈,才退入內(nèi)堂,把公服換下來?!?/span>
國語辭典
公服[ gōng fú ]
⒈ ?官吏的禮服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三七回》:「吃過了茶,換了公服,四位迎到省牲所去省了牲?!?/span>
公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(rèn)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家,社會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服 | fú fù | 月 | 8畫 | 基本字義 服 fú(ㄈㄨˊ) ⒈ ?衣裳:服裝。制服。 ⒉ ?穿衣裳:服喪。服用(a.指穿衣服、用器物;b.吃藥)。 ⒊ ?作,擔(dān)任:服務(wù)。服刑。服兵役。 ⒋ ?順從:信服。佩服。降( xiáng )服。服辯(舊指認(rèn)罪書)。服膺(牢記在胸中,衷心信服)。 ⒌ ?習(xí)慣,適應(yīng):不服水土。 ⒍ ?吃(藥):內(nèi)服。 ⒎ ?乘,用:服牛乘( chéng )馬。 ⒏ ?姓。 其他字義 服 fù(ㄈㄨˋ) ⒈ ?量詞,指中藥(亦作“付”):兩服藥。 異體字 箙 漢英互譯 be c |
公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公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