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利
- 拼音wǔ lì
- 注音ㄨˇ ㄌ一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利[ wǔ lì ]
⒈ ?五種利益、好處。戰(zhàn)時隨機應變的五項原則。漢方士欒大的稱號。
引證解釋
⒈ ?五種利益、好處。
引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和 戎 有五利焉。”
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如輒殺其使者,不顯罪名,復何以懷四夷於外蕃,建五利於中國?”
⒉ ?戰(zhàn)時隨機應變的五項原則。
引《孫子·九變》:“治兵不知九變之術,雖知五利,不能得人之用矣。”
⒊ ?漢 方士 欒大 的稱號。
引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是時上方憂 河 決,而 黃金 不就,乃拜 大 為五利將軍?!?br />《文選·潘岳<西征賦>》:“武 雄略其焉在?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 !”
李善 注:“文成將軍 李少翁 、五利將軍 欒大,皆方術士。”
五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利 | lì | 刂 | 7畫 | 基本字義 利 lì(ㄌ一ˋ) ⒈ ?好處,與“害”“弊”相對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興利除弊。 ⒉ ?使順利、得到好處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發(fā)揮物的作用,使民眾生活優(yōu)厚富裕起來)。 ⒊ ?與愿望相符合:吉利。順利。 ⒋ ?刀口快,針尖銳,與“鈍”相對:利刃。利刀。利劍。利落。利口巧辯。 ⒌ ?從事生產、交易、貨款、儲蓄所得超過本錢的收獲:利息。利率( lǜ )。一本萬利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痢 漢英互譯 benefit、favourable、profit、 |
五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