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事
- 拼音sǐ shì
- 注音ㄙˇ ㄕ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死事[ sǐ shì ]
⒈ ?指為國事而死。
例飭死事。
英give one's life to one's country;
⒉ ?也指為國事而死的人。
例賞死事,恤孤寡?!堆a(bǔ)記月令》
向死事之孤,其未有田宅得乎?…問死者之寡,其餼廩何如?——《管子·問》
英martyr;
引證解釋
⒈ ?死于國事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飭死事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因殺氣之盛以飭軍士,使戰(zhàn)者必有死志。”
《新五代史·死事傳序》:“故吾於死事之臣,有所取焉?!?br />《明史·姜漢傳》:“奭 當(dāng)嗣職,帝以 漢 死事,特進(jìn)一官,為都指揮僉事?!?br />清 劉大櫆 《潁州府通判呂君墓表》:“﹝ 呂黃鐘 ﹞任 山東 兵備道,后以死事,事載《明史》?!?/span>
⒉ ?指死于國事者。
引《管子·問》:“問死事之孤,其未有田宅者有乎?”
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八:“不知朝廷何以待伏節(jié)死事之家?!?br />明 陳子龍 《兵垣奏議·直言禍亂之源疏》:“優(yōu)卹死事之家,以作忠孝之懷?!?/span>
⒊ ?泛指殯殮等善后事宜。
引《禮記·喪大記》:“唯哭先復(fù),復(fù)而后行死事。”
孔穎達(dá) 疏:“復(fù)而后行死事者,復(fù)而猶望生。若復(fù)而不生,故得行於死事,謂正尸於牀及浴襲之屬也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寧陵阻風(fēng)寄都下》詩:“隨宜具棺殮,厚貸壓人頭。死事定無益,生償且無由。”
國語辭典
死事[ sǐ shì ]
⒈ ?為國事而死者。
引《禮記·月令》:「立冬之日,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,以迎冬于北郊,還反賞死事,恤孤寡。」
宋·陸游《老學(xué)庵筆記·卷八》:「今貸與之生足矣,乃加橫恩如此,不知朝廷何以待伏節(jié)死事之家?!?/span>
⒉ ?人死后殯殮喪葬等事。
引《禮記·喪大記》:「唯哭先復(fù),復(fù)而后行死事?!?/span>
死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死 | sǐ | 歹 | 6畫 | 基本字義 死 sǐ(ㄙˇ) ⒈ ?喪失生命,與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對(duì):死亡。死訊。死刑。死囚。死棋。死地。生離死別。死有余辜。 ⒉ ?不顧生命:死志(犧牲生命的決心)。死士(敢死的武士)。死戰(zhàn)。 ⒊ ?固執(zhí),堅(jiān)持到底:死心塌地。死賣力氣。 ⒋ ?無知覺:睡得死。 ⒌ ?不活動(dòng),不靈活:死結(jié)。死理。死板。 ⒍ ?不通達(dá):死胡同。死路一條。 ⒎ ?過時(shí),失去作用:死文字。 ⒏ ?極,甚:樂死人。 異體字 尸 漢英互譯 die、end up、meet one's death、p |
事 | shì | 亅 | 8畫 | 基本字義 事 shì(ㄕˋ) ⒈ ?自然界和社會(huì)中的現(xiàn)象和活動(dòng):事情。事件。事業(yè)。 ⒉ ?變故:事故(出于某種原因而發(fā)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傷等)。事端。 ⒊ ?職業(yè):謀事(指找職業(yè))。 ⒋ ?關(guān)系和責(zé)任:你走吧,沒你的事了。 ⒌ ?辦法:光著急也不是事兒,還得另找出路。 ⒍ ?做,治:不事生產(chǎn)。無所事事。 ⒎ ?服侍:事父母。 異體字 ? 亊 叓 剚 漢英互譯 accident、affair、be engaged in、business、job、matter、work、case、thing 造字法 形聲:從史 |
死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死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